用法律管道德问题,旨在利用法律对不道德行为的约束力,即通过规定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来惩恶扬善。但是道德问题无法量化,这就令道德立法常常缺乏可操作性。比如,“不让座”的是全车的有座之人,还是与老弱病残孕距离最近的个别人?“常回家看看”的频率是什么,看的程度有哪些?如果道德立法缺乏必要标准和裁决程序,就会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我国《民法总则》颁行以后,就将展开民法典分编的立法。期待在分编立法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对个人人格尊严的保护,进一步彰显人文关怀的时代精神。因为我们当前处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高科技发明面临着被误用或滥用的风险,会对个人隐私权等人格权带来现实威胁。例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人肉搜索”泛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非法盗取他人的信息、邮件等行为屡见不鲜。诸如此类的行为严重侵害了个人人格权,甚至危及财产及人身安全,需要在立法层面作出有效应对。
文中提出的“有效应对”,主要是指?
1979年全国人大一举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等7部法律;1982年宪法焕然一新;1986年民法通则吹起私权保障号角;1989年行政诉讼法首开“民告官”先河,行政法治进入快车道;上世纪90年代,民商法发展一日千里;2000年,立法法问世,成为共和国从有法可依时代走向良法之治时代的重要标志;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立法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近10年来,社会领域立法异军突起,方兴未艾。
这段话主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