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爾烈中進士后在翰林院任職。相傳,有一年他曾作為主考官到江南主持鄉試,招考舉人。江蘇、江西、浙江是人文薈萃之地,對於北方尤其對關外的人當然是不會放在眼裡的。所以應考者一聽說主考官是來自北方的王爾烈,便議論紛紛。有人竟然嘲諷說:北方人有什麼學問,他會出什麼好題,至多出個學而時習之。
這些話傳到王爾烈耳朵之後,他便想利用這個機會教訓一下這些狂妄自大的南方秀才,讓他們知道一下北方人的本事。開考之日,考生們展開試卷,發現所考題目果然是學而時習之,而且三篇文章都要以此為題,要求每篇文章內容不得重複,立意要新,不能老生常談。
這個看似容易卻很難的題目,著實使這些南方秀才捉襟見肘,有的作第一篇就搜索枯腸,有的作第二篇已才盡詞窮,等到作第三篇時幾乎都交了白卷,考得一個個無精打采,垂頭喪氣。同時,王爾烈自己用學而時習之的題目,按著規定的要求,寫了三篇文章。
考生們走出考場時,這三篇文章已貼在門前。考生一看,三篇文章各有特色,詞藻、寓意、角度各具一格,使許多人拍手叫絕。有的人仍不服氣,有意在考場門旁寫一幅楹聯的上聯:「千山千水千才子」進行試探,王爾烈看后馬上寫出下聯,請問下聯是什麼?
對聯故事:清朝乾隆 、嘉慶年間 ,遼陽城裡有一位才子,名叫王爾烈,字君武 ,號瑤峰。三十九歲中舉人,1771 年中進士二甲第一名,做翰林,授編修,晚年創辦「瀋陽書院」。王爾烈幼年在遼陽城東南的魁星樓私學館就學 。 一年秋天,他跟著老師和同學們到郊外漫遊。當他們漫步郊外,面對黃花盛開的原野,老師見情生景,隨口吟了一句上聯:
野外黃花好似金釘釘地,
要求學生們對出下聯。同學們面面相覷,一時答不上;只有王爾烈思索片刻,回望城中,目視遼陽白塔,當即對出下聯。你知道他是怎麼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