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書本是他們獲得知識和尋求思想支柱的重要途徑。並不是著書立說的人便可成為社會時代的導引者,在寫書的人和繁雜的書籍經典海洋中,能夠真正在人們心目中留下極深印象的往往微乎其微。因此,對於那些不以創利為主要目的的著書者和那些潛心修志、遍覓群科的讀書人來講,少量的作品、大量的心血和永恆的探索都是有同等價值的。
這段話支持的主要觀點是?
就好比古代中國的讀書人繞不開《易經》一樣,現代中國的讀書人是避不開《紅樓夢》的。所以,自王國維發表《評論》以來,中國現代各路「文化豪傑」在學有所成后都會在「紅學」里一試身手,似乎不露一手就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學問如何了得。也正是在這種意義上,《紅樓夢》產生了一種「正典效應」。
作者接下來最有可能重點介紹的是?
從前有一個皮匠,很勤儉,積了一點錢,居然造起一所房子來。在這新屋將要落成的時候,他請一位讀書人替這所新屋題一個堂名,這位先生想了一想,替他題了「甲乙堂」3個字。皮匠沒有讀過書,不曉得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他興沖沖地去做了一塊匾,把它高高地懸在廳堂的正中。新屋落成,照例有一番熱鬧,這一天,親戚朋友,濟濟一堂,大家看了這塊匾,都莫名其妙,打聽起來,知道是那位讀書人題的,賓客中有和他相識的,便去請教他題「甲乙堂」的意思。你知道這「甲乙堂」三個字是什麼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