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艺术家作为最富有创造性的主体和最具活力的媒介,一旦投身于一项文化交流行为之中,就势必要承担双重的义务或双重的角色:把自身的文化传播到自身以外文化中去,再把自身以外的文化引回自身。这样,我们在审视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关系时,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将中国文化、中国思想设想为一成不变的辐射中心,来进行单向度的观照和贸易往来式的清点,必须进行双向、互动的考察,具体地研究在接受彼此文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想象和创造。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文学作品有时会由于描写内容与普通人人生的亲近性而获得较广泛的读者。中国现代一部分作家曾力求以“写大众”实现“为大众”。事实上,尽管大众可能欢迎以自己的生活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他们仍然不会满足于这种亲近感。他们并非都爱看、只爱看、特别爱看反映自己处境的故事。
依据文意推断,下面结论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描写内容与普通人人生亲近的作家才能获得最为广泛的读者。
B.一些小说家不去表现平凡的、平常的生活,也能吸引数以万计的读者。
C.在“为大众”“写大众”与“被大众读”之间,潜存着深刻的矛盾。
D.鲁迅提倡和向往“文艺的大众化”,但是也难以获得普及性效果。
一位厨师和一位作家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谁也不能说服谁,作家气愤地说:“你根本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进行文学讨论。”厨师答道:“虽然我没有下过蛋,但是我对炒蛋的味道却比任何人都熟悉!”
由上述对话推不出的结论是?
随着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对儿童阅读市场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作家自觉地思考读者定位,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从读者年龄段来说,有的作家专心致志地为幼儿写作,有的专门为小学低年级写作,还有的着力满足小学中高年级的阅读需求;从写作内容来说,有的作家专门为孩子写科幻故事,有的一心写冒险小说,有的则认真地为孩子写生活故事。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好的作家像名茶一样,是岁月山川灵气之凝聚,除了后天的技艺训练,还与天赋和成长环境密不可分,中国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如莫言、贾平凹、阿来、迟子建等,就鲜明体现了地域环境对其写作的深刻塑造。这些作家的出生地多是偏僻乡村,作品也主要是乡土题材,很多都以自己家乡作为“文学根据地”。这集中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现象,即乡土题材作品占绝大多数,哪怕写作和阅读的群体多数都居于城市,他们之间的交集还是乡村:住在城市的作家,写关于乡土的小说,给住在城市却保有乡土记忆的读者读。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城市现代化、乡村城镇化,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些新都市人的生活状况与精神面貌,既给现在的都市带来新的风景,也在一定意义上牵连着敏感的社会神经。因此许多作家把目光投向这一生活领域和社会群体,写出许多以他们为对象的作品,使得在小说创作领域,城乡移民题材文学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热点与焦点。如今,这一文学现象已变为常态,新时代里,怎样深入生活,变换视角,把这个群体写活,并由此潜入时代生活的深处,让这一已不新鲜的题材重显活力,无疑是当下作家们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一项是?
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品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响。实际上,_______________,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有些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成了优秀作家,而更多的优秀作家是受过大学教育的。
优秀作家都是敏感而富有想象力的人,只有敏感而富有想象力的人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一项陈述一定为真?
高中同学聚会,甲、乙、丙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成为了教授、作家和市长。另外,
(1)他们分别毕业于数学系、物理系和中文系
(2)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身体健康
(3)物理系毕业者请教授写了一个条幅
(4)作家和物理系毕业者在一个市内工作
(5)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过统计问题
(6)毕业后,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
甲、乙、丙、丁是四位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确定其中每个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已知:
(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分别出席了歌唱家的首次演出。
(2)画家曾经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
(3)作家正准备写一本甲的传记,他所写的丁的传记是畅销书。
(4)甲从来没有见过丙。
下面哪一选项正确的推理出了每个人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