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未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成了優秀作家,而更多的優秀作家是受過大學教育的。
優秀作家都是敏感而富有想象力的人,只有敏感而富有想象力的人才能寫出打動人心的作品。
如果以上陳述為真,以下哪一項陳述一定為真?
甲、乙、丙、丁是四位天資極高的藝術家,他們分別是舞蹈家、畫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確定其中每個人所從事的專業領域。已知:
(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分別出席了歌唱家的首次演出。
(2)畫家曾經為乙和作家兩個人畫過肖像。
(3)作家正準備寫一本甲的傳記,他所寫的丁的傳記是暢銷書。
(4)甲從來沒有見過丙。
下面哪一選項正確的推理出了每個人的身份?
高中同學聚會,甲、乙、丙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績,成為了教授、作家和市長。另外,
(1)他們分別畢業於數學系、物理系和中文系
(2)作家稱讚中文系畢業者身體健康
(3)物理系畢業者請教授寫了一個條幅
(4)作家和物理系畢業者在一個市內工作
(5)乙向數學系畢業者請教過統計問題
(6)畢業后,物理系畢業者、乙都沒再和丙聯繫過
好的散文不會讓讀者感到與作者生疏,作品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時也在清晰地勾畫著自身的影響。實際上,_______________,無論作品本身是優是劣,「作者形象」並不等同於作家的自畫像它是作家靈魂的投影,是展現在文字中的一種人生境界,是寫作視角和閱讀視角綜合的結果。
填入划橫線處最恰當的是?
好的作家像名茶一樣,是歲月山川靈氣之凝聚,除了後天的技藝訓練,還與天賦和成長環境密不可分,中國當代文壇的中堅力量,如莫言、賈平凹、阿來、遲子建等,就鮮明體現了地域環境對其寫作的深刻塑造。這些作家的出生地多是偏僻鄉村,作品也主要是鄉土題材,很多都以自己家鄉作為「文學根據地」。這集中反映了中國當代文學的一個現象,即鄉土題材作品占絕大多數,哪怕寫作和閱讀的群體多數都居於城市,他們之間的交集還是鄉村:住在城市的作家,寫關於鄉土的小說,給住在城市卻保有鄉土記憶的讀者讀。
這段文字接下來最可能講的是?
隨著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對兒童閱讀市場的認識不斷加深,越來越多的作家自覺地思考讀者定位,發揮自己的創作特長。從讀者年齡段來說,有的作家專心致志地為幼兒寫作,有的專門為小學低年級寫作,還有的著力滿足小學中高年級的閱讀需求;從寫作內容來說,有的作家專門為孩子寫科幻故事,有的一心寫冒險小說,有的則認真地為孩子寫生活故事。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
作家、藝術家作為最富有創造性的主體和最具活力的媒介,一旦投身於一項文化交流行為之中,就勢必要承擔雙重的義務或雙重的角色:把自身的文化傳播到自身以外文化中去,再把自身以外的文化引回自身。這樣,我們在審視外國作家與中國文化關係時,就不可能,也不應該將中國文化、中國思想設想為一成不變的輻射中心,來進行單向度的觀照和貿易往來式的清點,必須進行雙向、互動的考察,具體地研究在接受彼此文化過程中,產生的新的想象和創造。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文學作品有時會由於描寫內容與普通人人生的親近性而獲得較廣泛的讀者。中國現代一部分作家曾力求以「寫大眾」實現「為大眾」。事實上,儘管大眾可能歡迎以自己的生活為描寫對象的作品,他們仍然不會滿足於這種親近感。他們並非都愛看、只愛看、特別愛看反映自己處境的故事。
依據文意推斷,下面結論不恰當的一項是?
A.只有描寫內容與普通人人生親近的作家才能獲得最為廣泛的讀者。
B.一些小說家不去表現平凡的、平常的生活,也能吸引數以萬計的讀者。
C.在「為大眾」「寫大眾」與「被大眾讀」之間,潛存著深刻的矛盾。
D.魯迅提倡和嚮往「文藝的大眾化」,但是也難以獲得普及性效果。
一位廚師和一位作家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后,誰也不能說服誰,作家氣憤地說:「你根本沒有從事過寫作,因此你無權進行文學討論。」廚師答道:「雖然我沒有下過蛋,但是我對炒蛋的味道卻比任何人都熟悉!」
由上述對話推不出的結論是?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城市現代化、鄉村城鎮化,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這些新都市人的生活狀況與精神面貌,既給現在的都市帶來新的風景,也在一定意義上牽連著敏感的社會神經。因此許多作家把目光投向這一生活領域和社會群體,寫出許多以他們為對象的作品,使得在小說創作領域,城鄉移民題材文學成為一個不大不小的熱點與焦點。如今,這一文學現象已變為常態,新時代里,怎樣深入生活,變換視角,把這個群體寫活,並由此潛入時代生活的深處,讓這一已不新鮮的題材重顯活力,無疑是當下作家們需要解決的新課題。
最適合做這段文字標題的一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