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間,乾隆皇帝見太和殿前的御道坑坑窪窪,有失體統,給大臣和珅白銀十萬兩,命令他重修御道。不久后,御道完工,然而令乾隆帝沒有想到的是,和珅只用了四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都不到的白銀修御道,其餘的白銀都中飽私囊,望著平坦而體面的御道,乾隆帝哪裡會想到這幕後的一切!某天早朝,乾隆帝看見大臣劉墉居然將朝服穿反了!乾隆帝本來對此非常不滿,沒想到卻就此解開了御道重修的背後真相!
那麼問題來了,劉墉是什麼用意?
在公元3016年,某位國王被罷黜了。現有五位伯爵(A、B、C、D、E)爭論由其中哪一位來接任王位,且由哪一位另外的人擔任財務大臣。
只有當D或E接任財務大臣時A才會同意;
只有當C接任財務大臣時B才會同意;
只有當D接任國王或財務大臣時C才會同意;
只有當A接任國王或財務大臣時D才會同意;
只有當A不接任國王時E才會同意。
已知不可能使得這五位伯爵都同意,因此他們最後達成協議,他們指定的國王與財務大臣必須徵得其他三人的同意。請問誰可接任國王?
嘉慶帝親政之處,認為凡事「必專責之軍機大臣,則其權過重」,與「乾綱獨斷」的家法不符,強調軍機大臣不過「承旨書諭」而已,皇帝並非「將臣工翊贊之職盡責此數人」。這表明嘉慶帝認識到( )
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個國王定下了這樣一條法律:凡是犯罪的人,都要先拘禁三天,然後叫犯人在一個特製的木箱子里抓鬮兒,鬮兒是兩個紙卷做的,一個上面寫著「生」字,一個上面寫著「死」字。摸到「生」的犯人,被釋放;抓到「死」的犯人,就被殺頭。
國王說,這樣來決定犯人的生死,是上帝做出的裁判,最公平合理了。
有一個宰相,專會討國王的歡心。國王有個什麼要求,他會搶在前面做好;國王要是對誰不滿,他馬上會把那人抓起來殺掉。他說話辦事都要揣摩國王的心思。國王自然很相信他,喜歡他。
這個宰相很嫉妒一個忠實勤奮、辦事公道的大臣,看到大臣處處受到人們的尊敬,就更加仇視、憎恨。他向國王誣告大臣,說大臣私下誹謗國王。結果,大臣被拘禁起來了。
兇險的宰相心想:「三天後,大臣就要抓鬮兒,要是抓到那個`生`的,還是不能把他弄死。不行!我一定要叫他有死無生。」
他挖空心思,想出了一條毒計。他帶著幾十兩黃金,送給了專管裝紙鬮兒箱子的法官,要他把兩個紙卷偷著都寫成了「死」字。這樣,大臣無論抓到哪一個,都是個死。
宰相身邊有個僕人,心很善良。他知道了宰相的卑鄙行為,非常同情大臣的不幸遭遇。他顧自己的生死,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溜進禁閉室,把宰相買通法官,兩個紙鬮都寫成「死」字的事告訴給了大臣。
大臣無聲地點點頭。他非常感激那個僕人。
三天後的早晨,大臣被帶到大庭上。那個管鬮兒的法官,把木箱子放在國王的寶座前。陰險的宰相坐在國王一邊,臉上掛著惡毒的笑容。看著剛從禁閉室里走出來的大臣,得意地想:「你的死期到了,去見上帝吧!」
時間一到,國王宣布抓鬮兒開始。
大臣很坦然地走到木箱前,毫不猶豫地伸手從箱子里摸出一個紙卷。結果,國王依照自己定的法律,把大臣釋放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