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蹤案背後的玄機
AB是一對情侶,也是一對偵探組合。今天他倆遇見了二人共同的朋友警探C。
警探C看起來愁眉苦臉的,然後AB便過來詢問了C,C也不藏著掖著,就帶著AB回到她家裡聊起了她目前遇到的案子。
在最近兩個月里,C已經接到了兩起失蹤案,而這兩起失蹤案,雖然有證據表明很有可能是兩起兇殺,但礙於找不到兇手,於是一直擱置著。
AB聽了之後便很好奇,於是問了C。
C便和他們聊了一下案情,原來是因為最近一位保安O報警,稱某高檔公寓內有一女子L(居住在12樓)疑似遇害,生死不明。於是便報案。而在兩個月前,另外一個男子I也神秘失蹤,不知去向。
而目前警方已經找到了四位嫌疑人。
嫌疑人G:是I的妻子,帶著孩子和I已經分居。因為I和M在一次合作中賠了一大筆錢且超出二人還款能力,已經有離婚想法,但是I卻不答應離婚。I失蹤當天一直在上班,有同事和老闆證明。
本人和L沒有關係,但是是住在同一棟樓上的不同層(本人住在7樓),L失蹤當天一直獨自待在家裡,沒有明確的不在場證明。
I失蹤后,有人注意到她和另外一位男子關係親密。而L失蹤后,本人則搬離小區,自稱是因為孩子升學。
承認自己那一天出門,而且上樓在電梯里見過N。認識M,不認識NT。
嫌疑人M:是I的合作者,但是與I最近合作失敗,在I失蹤前兩人似乎關係已經破裂。但是I失蹤當天本人因為與I的走私案在派出所里訊問,警探C和同事都可以證明。後來因為證據不足出獄。
是L的男友,但是據說因為L打算分手並攜款外逃而和她關係破裂。但是在L失蹤那一段時間一直在外地開會,同事可以證明。
本人曾經混過社會,社會關係複雜,有很多小弟和朋友。同時,在兩人失蹤后,M都給一個匿名賬戶轉賬,且數額巨大。認識GN,知道T的存在。
嫌疑人N:是M的弟弟,L的鄰居。與I不熟悉,但是和哥哥關係很好。在失蹤者失蹤時皆無不在場證明。
據O稱其在最近半個月才搬入這個小區,本人則說是因為這裡距離哥哥家近,而哥哥拜託他在這一周好好替他照顧L。只認識M。
嫌疑人T:L的前夫,平時一直和L的子女待在國外,兩個月前才回國,自稱是L和他討論復婚的事情。租住在I所住的小區里,但是人生地不熟,也不認識I。誰都不認識。
L失蹤時自己表示在和子女打視頻電話溝通並得到證明,I失蹤無不在場證明。
報警人O(無嫌疑):自己表示在當天見過L獨自上了電梯,發現L的狀態很差。於是關注了L,然後發現電梯上到3樓時停電梯,又聽到L的尖叫,之後發現電梯到了12樓,然後又到了19樓,下樓后中間沒有停梯,發現沒人在電梯,他覺得大事不妙,便報了警。
「真是精巧的謀殺。」A認真聽完C的講述后,對C說到,「兇手之間的雙簧真的有趣。」
聽到A的這句話后,C立馬明白了整個案件。
誰是兇手?(兇手有2位)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FBI日記
4月5日
我們接到了一起失蹤案,一個叫弗斯特的黃人導遊說自己的顧客——兩個近25歲的白人女孩Anna和Judy失蹤了。他說她們本來在4月2日早八點約了他帶她們去參觀雨林景點,但4月2日早8點時,她們卻沒有出現,和酒店核實了才發現她們前一天一整天都沒回來。我們在她們的房間中發現了一張旅行行程表,上面說昨天她們要去一個雨林途步小道玩,所以之後幾天我們大概會在附近的雨林里尋找她們。
4月6日
今天我們在雨林里發現了一個照相機,根據家屬的證詞說明這是Anna的。我們在其中翻到了幾張當天的照片,開始都是兩人愉快旅行的普通照片,但後來兩人的姿勢從正面微笑變成了背面普通行走。這個發現有點奇怪。今天我們依舊沒有找到那兩個女孩兒的蹤跡。
4月7日
今天我們得知在相機中,又發現了4月4日拍的近80張照片。其中大多數都是雨林夜景,但其中有一張拍的是頭髮。根據發色應該是Judy的頭,我們在其中發現了幾處傷痕,但因為畫質模糊無法看出是什麼所致。另外,今天我們依然沒有發現她們的蹤跡。
4月9日
今天兩個女孩兒住的旅店的黑人老闆Alex為我們找到了兩人的手機。4月2日晚上10:23Anna的手機撥打了報警電話911但是並未接通,4月3日早上8:07Anna的手機開機搜尋信號,當天早上9:55Anna的手機再次嘗試撥打報警電話911但依然失敗,之後便因為沒電關機了。今天依然沒有發現她們的蹤跡。
4月10日
今天看了Judy的手機。4月2日晚10:46Judy的手機撥打了報警電話911並未接通,4月3日晚上6:54Judy的手機開機搜尋信號,當晚8:25Judy的手機再次撥打911也未接通。4月4月早上11:39Judy手機開機搜索信號,11:52關機。4月5日早上10:05Judy手機解鎖密碼錯誤,下午16:22手機解鎖密碼再次錯誤,之後便關機了。4月6早上12:39和晚上8:28都密碼解鎖錯誤,之後就再也沒有開機過。另外,今天也沒有她們的蹤跡。
4月11日
今天失蹤傳單已經貼滿了全城,導遊弗斯特和他的團隊在雨林中發現了Judy的盆骨和Anna穿著鞋子的腳,各外還有兩人乾燥的背包。我的同事觀察了Anna的腳,發現其第二根指頭骨折了,腳上還有一些傷痕。在背包中找到了她們隨身帶的東西和當天穿的內衣。其他並無任何發現,所以今天也沒有她們的蹤跡。
4月12日
今天志願者和我們警察的搜查都基本結束,無任何收穫,大家都打算放棄了。最後我們以意外結了案。
後來我聽到了兩條消息:1.黑人老闆Alex曾有一個白人女友,因為受到了她的輕視和欺騙,開始仇視白人,有時甚至會覺得白人噁心。曾因殺害白人被判了無期徒刑,28年後被家人保釋。
2.導遊弗斯特收到過一條差評,說他會騷擾白人女性,有時會偷偷摸人家,警告后還會被威脅說要殺了她。
案件最有可能是怎樣的?
我上的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有一棟廢棄了20年之久的舊教學樓
理所當然地,舊教學樓成了一些尋求刺激的學生最方便的試膽聖地
暑假的一天晚上,我瞞著家人,和幾個同學一起潛入舊教學樓試膽
我們探索了三層樓,都一切正常,卻在四樓聽見了詭異的聲音
那是一個女人斷斷續續的哭聲,聽上去十分幽怨
我們幾個頓時被嚇得魂不附體,一個身強力壯的男生壯著膽子,扯開嗓子沖著四樓的走廊高聲喊道:「裡面有人嗎?有的話就應一聲!我們是警察!」
沒有人回應我們,那幽怨的哭泣聲依然在持續
我們實在是沒膽再呆在這舊教學樓里了,只得狼狽地全軍撤退
我回到家,沒想到剛好碰上了值夜班下班歸來的老爸
老爸厲聲責問我為什麼這麼晚回家,我只好如實交代了去舊教學樓的經過
老爸是公安局的領導,聽我說在舊教學樓有聽到女人的哭聲后,立刻打電話指示我們學校附近的派出所,派警察搜查那棟舊教學樓
搜查的結果是:一個人也沒找到,倒是發現了一具人的骸骨和幾具還沒徹底腐爛的男屍。
現在已知和那棟舊教學樓有關聯的失蹤人員一共有這麼幾個人:
1.十年前失蹤的高二女生周靈靈,失蹤前一段時間曾頻繁向同學打聽舊教學樓的歷史。
2.一個月前失蹤的吳思玄和鄭曼珠夫婦,兩人都是一個都市探險QQ群的成員,失蹤前幾天曾在群里提議去舊教學樓探險,但群里的其他人都說自己老早就已經去過了,不想再去一次。局裡的刑警確實有去過我們學校調查吳思玄夫婦失蹤的事情,但由於沒人目擊過他們進入學校或者在校園裡行走、校園監控錄像也沒拍到他們的身影而作罷。
3.兩天前失蹤的另一所中學的高一男生王安凝、馮敏和陳艾昕,其中王安凝和我們學校的某個保安是親戚,那個保安承認王安凝曾牽著一隻蘇牧跟另外兩個男孩一起來找他,他放了他們幾個進我們學校玩。
4.我的同班女生褚蘭若,事發當晚跟我們一起進舊教學樓探險,在我們結束探險各自分手以後,她的家人向警方反映她一直沒有回家。
————————————————————————
那麼,舊教學樓里的女人哭泣聲最有可能的來源是?
fx的密室房間.
那件案子是那樣的離奇直到現在我都將其文件放在案頭,不時翻閱.
清晰記得那是一個雨天,雨不大,但連續幾天的陰雨讓我難以高效的工作.
接到那件案子,一開始並不在意,甚至我是邊用午餐邊接的報案電話.
是一起失蹤案,失蹤者是一名高中生.
電話那頭很激動:「今天上午,我兒子穿著嶄新的鞋,如往常一樣去上學,但第三節課後,據校稱,我兒子去上廁所,由於第四節課也就是最後一節是體育課,體育老師未點名,並未發現我兒子沒上課,等到剛才我詢問校方我兒子為何還沒回家,才知道我兒子可能是被綁架了!」
「那附近你兒子常去的場所呢?沒找到嘛?」
「找到就不會報警了,我可就這一個兒子啊!」
工作還是要全力以赴的.學校今天上午臨時將課程時間調整,第三節課下課是在11:05,課間只有五分鐘,監控重點在11:05-11:20之間,但我把這一天上午的監控看了一遍.
嫌疑人很快被確定:
小徐,11:00-11:15出入校門,因為每天按時用垃圾運輸車運輸校內垃圾為原由.
小李,11:10-11:20出入校門,理由是進校找老同學,也就是校長,但當時校長不在,就回去了.
本以為離真相越來越近,但總是越發撲朔迷離.
上頭催的很緊,因為離失蹤已經超過七十二小時了,局裡迎來了另一件案件,將我帶回原點.
失蹤的高中生被找到了,是在一間廢棄工廠.
工廠不大,但有一間房的門是嶄新的,最奇怪的是門把手裡外倒置了,即門正面裝在了裡頭,轉動了一下鎖著的門,一推,一具成年男性屍體暴露在我眼底,是被餓死的,讓我產生違和感的莫過於置於房間中的一個兩平方米的小鐵箱了,也是被用裡外倒置了的門鎖住了,只是這個稍微小些許.這兩扇門鑰匙只有一把,都在死者身上找到了,無通風口,完全密室.
當我轉動門把手,將鎖住的鐵箱打開時,我鬆了口氣,失蹤案可以結案了,裡面裝著的正是那名失蹤高中生,他身體極度虛弱,被立即送往醫院了.
在那具成年男性屍體衣服中,我找到了一張列印了字的紙,上面寫著:
神指引我這麼做,神說,我罪孽深重,所以派了這個高中生作為我的天平砝碼,沒錯,我要同他一起接受神的審判,儘管他不願意,我要將他同我一起關在密室,直到一個人先死!我知道,神會原諒我的,來吧!我渴望這一切!
兩天後,天晴的讓人怪怪的感覺,說不上來.
我去醫院看望了那名高中生,走時,迎面碰上了拿著一雙白鞋的婦女,是那名高中生的媽媽.
寒暄幾句,我問她拿這鞋幹嘛?
她回答道:「這鞋?是我兒子被那男人綁架時穿的,我兩天前看著臟,好多干泥巴,拿去洗了,發現干后還是有些許淡紅的顏色,就準備拿去丟了.」
「鞋你等下丟!」我掏出手機.
「喂?小剛,你們是怎麼找到工廠去的?」
「還記得那名工廠里綁架犯的屍體嗎?是他讀高中的女兒報案的,她說她爸爸跟她說出去兩天,但三天沒回家,於是害怕就報警,我們問她你爸一般喜歡到哪?她說以前她爸爸是裝修工人,最近老是聽他說什麼廢棄工廠什麼的.於是我們就到附近廢棄工廠,怎麼了嗎?」
嘟~掛了電話,我大腦極力回想當時進入工廠情況.
開門后,屍體是餓死沒錯,但其手指被咬破,地下有一塊血凝固了,他是太餓想吃自己嗎??死者女兒說過她爸有間歇神經病,信過邪教,看她女兒身上有許多傷痕,看來他還有暴力傾向,等等!
我拿出學校的名單,果然!她女兒與那被綁架的高中生同班!!
記憶碎片開始慢慢凝聚~
Q:真相是什麼?真正的被害者是誰?
(一)
我叫孟蘇,今天應約來參加李老師召開的本屆畢業生師生聚會。可能因為我距離李老師家很近,所以看起來我是第一個到場的。李老師是位學術上有名的教授,不過,他因為厭惡現在的科研環境從事副業,頗有成就。
現在,我隻身於李老師郊外的私家別墅中,按管家的招待,坐在席位上飲著紅酒。
管家說,稍後老師就到了。我一邊補妝等待著,一邊看著窗外的月亮,很美很圓。
(二)
我叫宋梨山,是柳區管事的警官。這片學府區素以科學求實名聲在外,但也流傳著熟為人知的都市傳說。那就是每當中元節,就會有一位身材姣好貌美無比的女人失蹤,不過作為警察我是不相信這些的——應該說,本不該相信這些吧......
我搖搖頭,收起了手裡的一沓失蹤人口檔案。
(三)
我叫馬耿晨。至於職業,我這一行也挺卑微的就不說了,供的貨是一般人用不上的東西。雖說常人用不上,但有個事兒我一直很納悶,那就是柳區鼓樓大街18號的李記。按理說,我家可是柳區質量最好的供貨商,可他家為什麼從不買我的貨呢?不過,我倒也沒見他家缺貨,而且貨的質量看起來確實不錯。
唉,到底輸給了哪家同行呢?
(四)
我是玄小溪,今兒正好有點事路過柳區,完事後想放放鬆,便溜達到鼓樓大街。今天人很少,不過街巷依然燈紅酒綠。只是,我最常去的那家店今晚關的有點早。
我看了一眼他家黯然的櫥窗,有點惋惜,因為不知為何,平時晚間開張的時候,他家的櫥窗看起來最舒服。
問題:兇手是誰,人口是怎麼失蹤的?
J市是個非常大的城市。一年來J市連續發生多起人口失蹤案,且都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一連串的失蹤案令J市的刑警焦頭爛額。
就在不久前,在J市的市郊一條偏僻的小河邊,有人報警發現一具無頭屍體,當刑警趕到現場,勘察后發現,這是一具無頭、胸腹部被開過膛、掏出的內臟已無影無蹤、四肢骨骼被取走的屍體,且四周沒有死者的頭顱。經法醫初步確定這具屍體大概是一名40來歲微胖的鄉下女性。除了這些,現場在沒留下任何有效線索了,後來走訪報案人得知,當時報案人和幾個同伴路過案發現場沒多遠的地方,突然發現一個人從河邊跳出,似乎身上還背著許多東西,匆匆跳上邊上的一輛汽車,倉皇而去了,等他們好奇過去看時才發現這裡剛剛發生了命案,似乎當時作案人受到驚嚇而逃竄的。
一個月過去了,刑警對於這起案件沒有任何進展。這一天,一個年輕的刑警突然想到曾在網上看到某人的博客是介紹J市5個極據爭議的都自稱為藝術家的人同時作者還簡單介紹了5個人寫的5本書的文章,當時這個刑警嗤之以鼻,現在回想起來這5個人中的某人可能與這起案件乃至整個失蹤案都有關係,甚至可能就是兇手。後來他經過搜集整理分別找到這5個人的資料,如下:(5個人分別代號A、B、C、D、E。他們全部未婚。)
1、37歲,美食家兼大廚,是個極度乾淨整潔且極具紳士風度的人,他自稱為最有品位的食客家,他在博客上發表了一片文章叫《食人本色-36道佳肴》裡面介紹的內容是講:世界上最完美的36道菜肴必須來自最完美的人體的36個部分,且有完整的36道菜肴製作過程介紹。
2、26歲,打擊樂手,看上去是個很時尚很前衛的人,他自稱是個極度狂熱的打擊樂器愛好者,他專門寫了一本書介紹:世界上最完美的打擊樂器來自於人體的骨骼 並詳細解釋介紹人體各個骨骼適合做什麼樣的打擊樂器。
3、35歲,雕刻家,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但是當人們談到他的愛好:頭顱雕刻時,他又是個極度瘋狂的人,他還寫了一本書,詳細分析人體頭骨個個部分的構造,以及完美雕刻頭顱的技法等。
4、29歲,服裝設計師,是個極度熱情的人,他對服裝設計到了一種痴迷的程度,不久前,他寫出了一本驚世駭俗的書,書中鼓吹,世界上最完美的服裝材料來自於完好的人皮,並有用人皮製作衣服的手稿圖。
5、30歲,網路恐怖小說家,是個行為詭異的人,他對恐怖小說很痴迷,他這一年來都在創作一部長篇恐怖小說《與死人內臟同床的日日夜夜》他的一個創作歪理就是:要寫出真正的恐怖小說就要身臨其境。
您能根據上面的線索推測出可能是這起乃至整個失蹤案的幾個兇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