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歷,我家住在13樓,樓層共有16層,有天我推自行車下樓,按電梯,此時電梯在1樓,電梯往上走到13樓門開了,從電梯里下來一個人,此時電梯里還有一個人,他看見我推著自行車於是往後挪了挪說了一聲你上來吧,此時我已經知道這個人住在幾層了。你知道了么?他最可能住在幾層?
某村委會辦公室門前的馬路。上並排停放著五輛車,其中包括:兩輛自行車,一輛三輪車,一輛拖拉機,一輛麵包車,已經知道:
(1)兩輛自行車中間有其他車停放著;
(2)三輪車停放在拖拉機的右邊;
(3)拖拉機沒有停放在自行車的右邊;
(4)麵包車沒有停放在三輪車的右邊。
對於這五輛車從左到右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站在風口的物聯網應用,2016年居然是自行車。共享經濟讓自行車回歸了城市,因其靈活便捷、低碳環保成為許多城市常見的「短途代步神器」,最大限度地實現了資源共享。但隨之發生的共享單車亂停放問題——綠化帶內、人行道邊、商場前等隨處可見;隨意丟棄垃圾堆旁、大江大河的有之;停進自家車庫佔為己有的有之;偷換二維碼藉機斂財的有之……公民規則意識淡薄、社會信用體系缺失、城市基礎設施不到位……原本多贏的局面,極有可能會因為少數人不遵守規則而造成「多輸」。
最適合作這段文字標題的一項是?
一個商人以50元賣出一輛自行車,然後又花40元買了回來,這樣很顯然賺了10元,因為原來的自行車沒損失,又多了10元。現在他把他花40元買的自行車以45元再賣出去,又賺了5元,即前後一共是15元。
「但是,」一位書記員說,「這個人以一輛價值50元的自行車開始,第二次賣出以後他有了55元!那麼最終他賺的錢又怎麼會多於5元呢?你看,50元賣這輛車是一次純粹的交換,表明不賺也不賠;而他以40元買進並以45元賣出時,他這才賺了5元,這就是全部。」
「我認為,」一位會計說,「當他以50元賣出並以40元買進時,他顯然並且絕對是賺了10元,因為他擁有原來的那輛自行車再加上10元;而當他現在以45元賣出時,則是純粹的交換,表明不賺也不賠。這不影響他第一次所賺的,所以他只是賺了10元。」
15元,5元,10元。這是一個簡單的交易,一年級的學生也能用心算算出來,可是我們卻面對三個不同的回答!你認為哪一個是正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