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之舞追求氣韻生動、興味蘊藉,獨立成章的舞段雖不多,卻有極為完善的審美規範,體現為眾多程式技巧,有相應的評判標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規矩」。當我們想把某種舞蹈引入戲曲時,首先應考慮這種舞蹈於戲曲是否合適。曾有人用舞劇《絲路花雨》的舞姿造型改造京劇《天女散花》,好像很貼近主題,不想天女的輕盈飄逸之態盡失,反顯笨拙。從石窟壁畫復原的「敦煌舞」在身形、力量、技巧方面的要求,均與戲曲之舞不同,當後者的「擰、傾、圓、曲」被替換為「雙手平托、出胯沖身成三道彎」的基本體態時,戲曲的味道也就蕩然無存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在齊桓公、管仲那個時代,「俠」就是守信諾,你對我好,只要你開口,我就幫你做到。後來,《遊俠列傳》里的漢代俠士朱家、郭解等,則在「俠」的定義上又多了一層含義,就是把財富分給貧苦百姓。而現代社會,一些武俠小說和影視劇的流行,創造了模糊的社會背景,神化了一些武術技巧,反倒讓我們遠離了「俠」。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只要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就是「俠」。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