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精神疾病可以理解為不同的思考方式。米開朗基羅、貝多芬、梵高等許多名人或多或少有這樣的特性。他們的藝術才華在一定程度上源於他們的精神紊亂,就像亞里士多德曾說過的那樣,偉大的天才無不帶有一絲瘋狂。日前,一項針對數十萬人進行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和躁鬱症等疾病與創造力之間的確存在基因上的關聯。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有一次,阿娜在桌面上發現了這張紙條:
當星座中的烈火在天空開始燃燒,
當時間的指針一個垂到下面,一個伸到上面
當太陽開始西垂
我將來到金色的建築
參觀那雄偉的三角。
by.???
她稍作思考得出了答案,原來是他要獨自去旅行了
問旅行的時間、地點?(至於年份就不用管啦)
某天,魏樂、暗寂、175和b·d在一起聊天,期間175問起另外3人的年齡。
魏樂:「兩年前暗寂的年齡是我的2/3。」
b·d:「我今年13歲。」
暗寂:「我和b·d現在年齡的和,正好等於魏樂8年後的年齡。」
175:「巧了,我比你三個們中最大的小2歲,比中間的那個大2歲。」
已知這4人中最大的不超過18歲,最小的不小於11歲。
問題:暗寂今年多大?
思考:魏樂和175今年多大?(僅供思考無需作答)
學前兒童低估有意識的人的思維,而高估無意識的人的思維,甚至一個成年人顯然在進行思考時,他們也認為這個人並非在思考著;他們似乎對自己或其他人可能在思考什麼,沒有多少認識。同時,他們卻高估某個沉睡中的人所具有的自我知覺和決斷能力。
上述論斷的前提假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