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曾對文臣解縉說:「我有一上聯『色難』,但就是想不出下聯。」
「色難」一語,出自《論語•為政》:「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要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件很難的事。
解縉應聲答道:「()()。」
朱棣說:「既說()(),你就對出下聯吧。」
解縉說:「我不是對出來了嗎?」
朱棣愣了半天,方恍然大悟。
解縉對的下聯是哪兩個字呢?
【書生妙對】
傳說鄉下有個窮書生,年紀不小了,也沒錢娶妻,人們叫這種人是「光棍」。這位書生,非常仗義,好打抱不平。凡有鄉親們受欺侮的,找上門來,他便代寫狀子到衙門裡申訴,常常打贏官司,鄉里人都很感激他。可那些為非作歹的惡人恨死他了,設計誣告他,書生被拘到官府。升堂審問,縣官看他是個書生,且早有耳聞,便問道:「你既是書生,可會作對子?」
書生道:「我作對子不過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縣官聽他口氣,竟未將本官放在眼裡,便喝道:「這裡有一上聯,對上便罷,否則嚴辦,拿你是問。」接著,出了上聯:
雲鎖高山,哪個尖峰得出?
書生隨口答對:
()()()(),這條()()()()!
說完,掉頭大步而出,縣官及滿堂衙役只好由他走了。
民間早就流傳著蘇小妹三難新郎的故事,講的是:蘇東坡有個妹妹叫蘇小妹。蘇小妹跟年輕才子秦少游很要好,後來倆人相愛成親了。
新婚之夜,蘇小妹卻緊閉洞房大門,不讓新郎進屋。她出了三個題目讓丫環交給新郎官,告訴他答對了才許進洞房;要不,就在門外待著!第一道 題是首嵌字詩,秦少游一眼就看出來了。第二道題是個人名謎語,秦少游沒 費什麼事,也很快猜出來了。第三道題是個對子上聯,寫的是:
閉門推出窗前月;秦少游拿到手裡就樂了,心想:「我五歲就會對句,這有什麼?一會兒我就能見到新娘子了!」可一細看,並不簡單。要是對得太平常了,會讓新 娘看不起,顯不出自己的本事。得對個絕的!可他想了好半天,還真給憋住 了。秦少游急出了一身汗,在洞房門外直轉悠。
這時候,驚動了一個人。誰呀?就是蘇小妹的哥哥蘇東坡。蘇東坡估計妹妹可能會難為新妹夫,就沒睡覺,偷偷躲在遠處,看這小兩口鬥智。這會 兒看秦少游嘴裡不停地念叨著「閉門推出窗前月」,還做著用手推窗戶抬頭 看月亮的動作。那副抓耳撓腮的著急樣子,瞧著真好笑。他想,我得幫他一把。
正好院里有一口養金魚的大水缸,蘇東坡一看有了主意。他隨手撿起了一塊石子,扔進了缸里。缸里的清水一下濺到了秦少游的臉上,他不由得望缸里一看,只見水裡的天光月影隨波搖動。秦少游一下恍然大悟,馬上大聲 對了個下句:
()()沖開()()()。
這時,只聽「呀」的一聲,房門大開,丫環提著紅燈,迎接新郎來了。秦少游昂首挺胸,邁著方步,喜滋滋地走進了洞房。
宋朝的洪平齋學問不錯,人也正直敢說。他寫文章,在每件事後面常愛寫上「而已」倆字。「而已」的意思是「不過如此」、「罷了」。
他考上進士以後,在朝廷里當了個小官。可他看不慣當朝宰相干的壞事,就上書給皇上,告了宰相一狀。洪平齋在奏章里說,宰相只會「招權納賄, 倚勢作威而已」。意思是,當朝宰相就會結幫拉派,貪財受賄,仗著勢力大, 耍耍威風罷了。
不料,這份奏章讓宰相看見了,他恨得咬牙切齒,偷偷把奏章給藏起來了。打這兒起,宰相老給洪平齋「小鞋穿」。整整十年,老讓他當那個小官, 還不給他事干。洪平齋一肚子牢騷,無處發泄。過年的時候,他在門外貼了 這麼一副春聯:
未得「之乎」一字力;只因「()()」()()()。
【歐陽修進城】
歐陽修未仕時,四處奔波求學。一無傍晚來到一座城下,城門已關。他對守城的老兵拱手施禮道:「煩請老伯開門,放學生進去。」
守城的老兵說:「我出一對聯給你,對得出就放你進城,對不出明早再進。」老兵吟道:
「開關早,關關遲,放過客過關。」
歐陽修接上說:
「出對易,()()(),()()()()()!」
老兵說:「你不對出來,就不放你進去!」
歐陽修說:「我已經對過了。」
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開了城門。
詩人蘇軾與其好友高僧佛印曾有過這麼一段有趣的故事:一日,佛印做了魚,剛想吃,正巧碰到東坡來訪,就順手將魚藏入旁邊的「磬」中,誰知東坡在窗外看見了,於是假裝不知,到了屋內就問佛印:「我今天看見一個上聯,但怎麼也對不出下聯,現在十分苦惱」佛印心裡奇怪,這大文豪怎麼會對不出來呢?於是讓蘇東坡說說看,究竟是什麼聯,東坡開口道:「這上聯是: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更加奇怪了,這上聯不就是普通人家門口的對聯嗎?於是他將下聯說了出來:____________________。蘇東坡聽完后笑了:「既然有魚,為何不拿出來同享?」佛印這才明白,也只好拿出藏在磬里的魚。請問,下聯是什麼?
康熙己卯科順天鄉試案對聯
在康熙三十八年(1699),是科正主考為翰林院修撰李蟠,他是康熙三十六年的狀元,奪魁時年方三十歲;副主考為翰林院編修姜宸英,他是李蟠同榜的探花,中鼎甲時已年逾古稀。由於該科取中舉人內有不少朝官子弟,因而激起落第者的憤怒。發榜之後,先是有人寫揭貼加以抨擊:「順天大主考李蟠、姜宸英等滅絕天理,全昧人心,上不思特簡之恩,下不念寒士之苦,白鏹薰心,炎威炫目。中堂四五家盡列前茅,部院數十人悉居高第……」接著有好事者撰對聯進行揭露,聯云:
老薑全無辣味
()()()()()()
宋時,有個孩子名叫賴其尚,聰穎過人,小小年紀就會吟詩作對,遠近聞名。賴其尚9歲那年,有一州官慕名前往試探。
州官找到正在玩耍的小賴,對他說:「聽說你小小年紀就會吟詩作對,今天我要考你一下如何?」賴其尚有禮貌地說:「請大人出題!」
州官思索一下,吟出上聯:新姜哪有老薑辣;
語音剛咯,小賴從容回了下聯:老筍哪有新筍尖。
州官一聽,吃了一驚,原想通過出上聯來個下馬威,誰料反被佔了上風,也證實了這孩子智力超常,但還不死心,於是再出一上聯:
剃刀雖利,難伐千年樹木;
這上聯的口氣雖然緩和一些,但仍然有輕視的含意。賴其尚並不介意,沉思一會答道:
燈火本微,()()()()()()。
州官聽后,擊掌叫好,連聲說:「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才學,難得!微微燈火,可以燎原,往後你必成大器啊!」
明朝馮夢龍著的《古今譚概》中講了這麼個故事:有個叫丘浚[jùn]的 人,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靠給別人干點活兒來養活小丘浚。母親認識不少字,就教丘浚讀書識字。可家裡這麼窮,那兒有多少書可讀呀?丘 浚就跑到幾十裡外去找人借書讀。
有一天,丘浚聽說附近廟裡有個叫釋珊[shìshān]的和尚有點兒學問,就去廟裡見他。進到廟裡,釋珊看丘浚是個窮小子,就待搭不理的。丘浚窩 了一肚子火,剛想走,一個小和尚進來說,有個將軍的兒子來見。釋珊一聽, 連忙跑出門外,下台階去迎接這位公子,還點頭哈腰的一個勁兒地賠笑臉兒。公子走了以後,丘浚走過來問釋珊:「剛才您對這位公子連跑帶顛地迎接,可對我連站起來都不肯,這是什麼理兒?」 和尚一聽「哼」了一聲,就用經書上的說法回答了一句:
「接是不接,不接是接。」
丘浚一聽,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他眨了眨眼,有了主意,一手抓起和尚 面前敲木魚的小槌兒,朝釋珊的光腦袋上就是幾下子,一邊敲一邊還說:
「()是不(),不()是()。」
丘浚打了和尚幾下,把小木槌兒一扔,哈哈大笑著跑了。釋珊干瞪著眼,坐在那兒揉著腦袋上的青包兒。
()里填哪個字?
明朝時候,南京金水河是人們遊玩的好地方。春天一到,河岸上桃紅柳綠,鶯歌燕舞,吸引了好多男女老少上這兒來觀景、釣魚。
這天,文人鬍子祺[qí]帶著八歲的解縉來這兒玩。鬍子祺知道解縉聰 明伶俐,就讓他對對子。鬍子祺出了這麼一個上聯:
金水河邊金線柳,金線柳穿金魚口;
解縉是怎麼對的呢?他看著遊人裡邊,有好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婦女,就對了個下句:
()()()()()()(),玉簪花插玉人頭。
解縉也是復字對,連著用了四個「玉」字,跟上聯的四個「金」字對 得又准又好,意思也不錯。真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