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與光緒帝的關係是晚清史研究常常涉及的話題。慈禧身邊的女官曾寫下悲情故事《瀛台泣血記》,說光緒帝自戊戌政變后即被囚禁瀛台,直至去世。康有為、梁啟超則從清廷派系之爭為光緒抱屈。而據官方史料,八國聯軍進犯北京,慈禧在御前會議同意斷交、宣戰,光緒帝發言激烈。預備立憲開始后,清廷檔案對光緒帝政務活動均有系統記錄;軍機大臣及皇帝身邊人員並有日記,足證光緒帝的最後十年仍參與處理國事。這說明
龍脈,也就是山脈,包含山脈的走向和起伏變化。因山脈在形態上多方面與龍相似,故中國風水學將山脈比喻做龍。在中國古代傳統堪輿學中,將「龍脈」視作一種特殊的地理形態。學者們認為,以此可以辨別藏風蓄水、大富大貴的風水寶地。平地也有龍脈,其標誌是微地形和水流。對龍脈好壞的看法,是審定山脈的長遠,辨別山脈的大小興衰如何。龍脈從哪裡開始發源?
(2017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歷史(北京卷精編版))唐代思想家、文學家柳宗元雖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時期,他的思想和文學成就均得到極高評價。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現后,世人則多將他視為文學家,對其思想成就關注較少。據此得出的認識,正確的是
清末某報發表的《論體育》一文提出:「體育者,智育、德育之基礎也。今之國勢者,定一國之盛衰,不定於版圖之大小與人口之多寡,而定於國民身體之強弱。」這表明,當時國人
《安德魯.韓德森致拉本特麗》記載:禁煙運動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可以使我們終於乘戰勝之餘威,提出我們自已的條件,強迫中國接受。對這句話理解最準確的是
2009年曹操墓的發現,使曹氏及其家人的故事再次成為熱議話題,此正是「歲月帶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歷史記載和民間話本等諸多材料中,曹操形象猶如川戲之「變臉」。研究發現,曹操在戲台上雖是白臉,實是了不起的人物,幾個兒子都才兼文武。曹丕多才多藝,會使劍,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擊敗對手。反而是號稱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有人則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帶兵打仗,只是始終未能獲得准許而已。還有研究者認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線,並非真想立功建業,只不過是想離開牢獄式的「封邑」。這說明
1907年,察哈爾都統認為,當地雖物產豐富,商賈薈萃,「惜民氣未開,不知振興實業,亟應設法提倡,以挽利權」,特派專員至江西景德鎮調查瓷器製造情況,「以資備鑒」。該都統意在
將下列內容按歷史發展邏輯排序,正確的一組是( )①尼赫魯認為:「我們正在努力建立一種新型的社會主義——一種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國家正統實踐之間的中間道路」,「社會主義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②丘吉爾表示,他不願充當「為英帝國敲喪鐘的首相」。③二戰時期,在英國驅使下,坦噶尼喀農作物種植單一,導致該地區中部土壤退化。④在夕陽殘照下,最後.批英軍降下了英國國旗,撤離了佔領長達74年之久的蘇伊士運河區。
某記者在回憶錄中寫道:「現在農村的確『活』了,農業生產不斷發展,各種副業欣欣向榮。看來,包產到戶、包產到勞等責任制,確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經濟的不二法門,城市裡的企業管理,也在開始推行這種精神了。」這表明當時
「楚弓楚得」的典故出自《說苑·至公》。歐洲學者在17世紀用拉丁文給《論語》作注時,認為中國人心胸寬廣、有君子之德,援引了這一典故,但將其中的「弓」換成了西方騎士慣用的「盾」。這說明
2003年1月,歐洲議會就是否支持英國對伊拉克動武進行辯論、投票,法、德兩國要求一切可能和平解決危機,其主張獲281票支持,209票反對。會後,英、意、葡等歐盟5個和東歐3個入盟候選國領導人聯名發表公開信,表示堅決支持美國對伊戰爭。由此可知
18世紀的一些英國思想家認為,以自然狀態和社會契約理論來描寫和設計未來社會的圖景,用理性來設計未來的國家體制,是非歷史的和荒謬的……未來的社會,應該是每個人都參與到市場交換活動之中,通過市場、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來實現「文明和改善」的社會。這表明他們
有學者認為,《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是供學習為吏者使用的識字課本。其末尾附錄的兩條魏律(頒佈於公元前252年)規定:商賈和經營客店者「勿令為戶」,不分給他們田地、房屋;派其從軍,殺牛犒賞全軍時,不給他們肉吃。由此可見
[2015年新課標Ⅰ卷25]兩漢時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執政大臣也主要從他們之中選擇,這被當時人們視為「安宗廟,重社稷」的「漢家之制」。漢代出現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1951年,美國黑人團體民權大會向聯合國發起請願活動,指控美國政府對黑人犯有種族滅絕罪行。美國政府指責請願活動是共產主義的宣傳,並尋找支持政府的黑人來駁斥這些指控。這反映出當時1951年,美國黑人團體民權大會向聯合國發起請願活動,指控美國政府對黑人犯有種族滅絕罪行。美國政府指責請願活動是共產主義的宣傳,並尋找支持政府的黑人來駁斥這些指控。這反映出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