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社交網站直接登錄
×
條@我的評論,查看@我
條新私信,查看私信
條新評論,查看評論
位新粉絲 查看粉絲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填空題 想象
於 2016-04-18 01:14提供
(70)

南京是朱元璋定下的國都。南京城的東邊有一座鐘山,也叫紫金山,是挺有名的一座山。

朱元璋找了不少讀書人寫詩讚美鐘山,其實,這是朱元璋想讓這幫人說些好聽的,誇誇自個兒。這麼著,就有些愛溜須拍馬的人,想借寫詩的機會 吹吹朱元璋,要是皇上一高興,自己不就能撈上一官半職嗎?

這一天,有個叫鄧伯言的要見皇上獻詩。朱元璋就叫人把他請進了大殿,讓他當場寫一首《鐘山》詩。鄧伯言裝模作樣的想了一會兒,就把預先想好 的詩寫上了,交給了皇上。詩里的聯句(這些聯句,也常作對聯用)是這麼 寫的:

鰲足立四極;()()()()()。

朱元璋看了這兩句,美得不得了,一個勁兒的念。後來光念覺得不過癮[yǐn],就一邊念一邊用手拍打著桌子,念的聲兒越來越高,桌子也「啪啪」 的越拍越響。就在朱元璋挺得意的當頭兒,壞了,下邊那位詩人「咕咚」一聲躺在地上,背過氣去了。這是怎麼回事吶?

原來,朱元璋在上邊正得意,可鄧伯言誤會了。他看皇上念著自己的詩,忽然使勁地拍起了桌子,以為寫的詩得罪了皇上,皇上要大發脾氣了,那自己的小命還保得住嗎?想到這兒,鄧伯言臉發綠,眼發直,兩腿「得得得」 的哆嗦開了。




答案:
解析:
50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填空題 想象
感謝 匿名網友 於 2016-10-16 12:38:54 提供 來源:33IQ網
(98)

 有一天,李調元來到川東的一座山上,廟中長老素聞李調元之名,趕緊親自前來接待。長老和尚也很好客,領著李調元山前山後、廟裡廟外,看了一個盡情盡興。並把他請入方丈室中,辦了一席很豐盛的素宴款待他。席上,李調元見長老和尚幾次欲言又止,料定他還有事相求,就主動問他。長老和尚這才說出原委。   原來,這座寺廟中有幅畫,是這位長老的師傅畫的,畫的是三兩枝出水的荷花。當時正逢江南地才子唐伯虎遊玩到此,老和尚就請他在畫上題字留墨,唐伯虎也毫不推辭,懸腕展臂,龍飛鳳舞寫下幾個大字:   「畫上荷花和尚畫」   當時的長老和尚剛要提問,唐伯虎就說:「我走之後,若有人能對出此對的下聯,此人必是當今奇才!」說完甩筆而去。可多少年過去了,一直找不到有人能對得出下聯來。   李調元聽長老和尚怎麼一說,興趣陡增,馬上要長老和尚把畫給他看,果然畫妙字絕,地道的唐伯虎真跡。他望著這個對子一尋思,才發現其中的妙處。原來,這句七字對,無論正念反讀音都一樣,難怪唐伯虎要出此大言。   李調元對畫沉思片刻,微微一笑,向長老和尚說:「大和尚,請借墨硯一用!」長老和尚將大號提筆一支捧到李調元面前說:「請大人錦上添花!」只見李調元提筆在手,略一沉思,便緊靠唐伯虎對聯之旁,寫下一聯:   「()()()()()()()」   從此,這幅畫就作為這座寺廟的鎮寺之寶,掛在這個方丈室中了。請問李調元對的下聯是什麼?

該題最近被收錄於題集 yxw
最後修改於 2020-03-23 02:19:21



答案:
解析:
63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填空題 想象
於 2018-08-09 12:16提供 來源:33IQ網
(48)
過去,有一小官,叫張繼賢。他常與有夫之婦魯清貞暗中勾搭。一日,他倆正在纏綿,被魯的丈夫發覺。張與魯的丈夫揪打起來,張失手將對方打傷致死。後來縣官要判他的死刑。

縣官素知張才學不錯,於是就對他道:「聽說你善於作對,今日你若能據己之罪,在10分鐘內作出一副好聯,我就免你一死。」張曰:「君果無戲言?」縣官道:「當然。」張沉思片刻,作出此對:本院昨晚聽漏,三更五點五點三更,五五二十五點,點點不錯,更更不差:紅羅帳內興,黑夜牢中悲,看張生樂極生悲,____;犯生今朝卜卦,八卦六爻六爻八卦,八八六十四爻,爻爻有準,卦卦有靈:白虎當頭凶,青龍主事吉,望大人逢凶化吉,____。

縣官聽后,覺得張果然有才,而且還在聯中恭維了自己一番,於是就將張的死刑改為苦役。

點評:此聯創作難度大,它多處運用數字、疊字、疊句和數學乘法;數字運用巧妙,引事對比鮮明,疊字疊句組結自然;這些,又皆緊貼犯罪本體。

問題:_處依次是什麼?
標籤: 縣官 數字 不錯
該題最近被收錄於題集 yxw



答案:
解析:
31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開放題 想象
於 2021-12-30 12:34提供
(5)

清代的周漁璜,是貴州青岩人,非常有學問,是當時人們公認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開時節,周漁璜到十佛寺遊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聽到隔壁房間傳來微弱的說話聲,仔細一聽,原來是有人在反反覆復誦讀一句上聯:「萬瓦千磚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漁璜來了興趣,便起身去問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麼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黃的書生,前幾天來本寺遊覽時想出了這樣一句上聯,但卻百思不得下聯,幾天過去了,他廢寢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漁璜問:「難道就沒有人能幫助他對出下聯嗎?」

僧人答道:「這個上聯中有四個數字:萬、千、百、十,並且這四個數字是10倍遞減,要對出下聯難度很大,有好多人試過,但是目前還沒有人能對得出。」

從僧人那裡回來后,周漁璜想了很久,也沒能想出下聯。

第二天,周漁璜帶著遺憾的心情乘船離開十佛寺,途中經過一座橋,橋上刻著「八仙橋」三個字,此情此景,讓他心中豁然開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轉船頭,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黃書生雖已幾日卧床不起,卻仍在有氣無力、斷斷續續地念叨著那句上聯:「萬瓦——千磚——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漁璜站在門外大聲而有韻地應對,你知道他是怎麼對的嗎?

標籤: 周漁 佛寺 下聯
答案:
解析:
5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填空題 想象
於 2018-06-24 10:55提供 來源:33IQ網
(75)

天啟二年,「閩中十才子」之首曹學佺被起用為廣西右參議。他剛正不阿,不畏權貴,一身正氣。
一天,皇親的奴才閑得無聊,故技重施放出鬥犬,讓其任意撕咬路人,一秀才奔跑不及,摔倒在地,鬥犬撲在秀才身上惡狠撕咬,秀才眼看就要命喪狗口,這時路邊衝出一屠夫,手起刀落剁了狗頭,救下了秀才。皇親的奴才一看,此人竟敢把主子心愛的鬥犬殺了,那還了得!他們把屠夫捆綁起來連同死狗一起送到官府,要官府判他死罪給狗償命。
曹學佺正好審理此案件,詳細看過狀紙后,判其屠夫無罪,更判皇親要賠償給秀才醫藥費。皇親一看,這樣判決自己臉面不保,但在章法上又拗不過曹學佺,心生一計,要求重審,並暗中重金賄賂並威逼恐嚇秀才改口供,說他自己和鬥犬相好,是朋友,那天是鬥犬和其在玩鬧嬉戲,是屠夫惡從膽邊生殺了鬥犬,要屠夫給鬥犬償命!
再審時,秀才貪圖財物又懼怕皇親勢力,就出賣了屠夫,更改了口供。曹學佺,聽完秀才改的口供后勃然大怒,拍案而起,罵道:「人證,物證皆在,況且屠夫救你一命,你不思回報,反要置他於死地,與狗相好,認狗為友,傷天害理!天容你,我不容你!」說完就要衙役杖擊秀才,秀才挨不過,終於招了是皇親如何用重金和威逼要他做假口供。案件真相大白於天下。
曹學佺重判:
屠夫無罪;秀才,與狗相好、認狗做友、恩將仇報,革去功名,給皇親當狗!
並憤然在案卷上寫下:「仗義每從___,負心多是___?」的千古名聯。
標籤: 秀才 屠夫 口供
該題最近被收錄於題集 精品對聯



答案:
解析:
61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填空題 想象
於 2016-04-18 01:14提供
(264)

有一天,朱元璋穿著便衣進了一家小酒店。他看靠犄角上坐著個年輕人,一身讀書人的打扮,旁邊還有個空座兒。朱元璋就擠了過去,坐在了書生對 面,又叫來了酒菜,就跟這個書生一邊喝一邊聊。朱元璋問他:「你是什麼 地方人吶?」書生回答說:「重慶人。」朱元璋眼珠一轉,想了個上聯,就對書生說:「我有個上聯,你能對個下聯嗎?我這個上聯是——

千里為重[chóng],重山重水重慶府;」——

朱元璋的上聯想得挺巧妙,前半句「千里為重」,把「千」和「里」兩個字上下摞[luò]到一塊,不正好是一個「重」字嗎?這就叫「千里為重」。后 半句,說的正是書生的家鄉。「重」[chóng]有「多」的意思,四川重慶多山 多水,這就叫「重山重水重慶府。」

再說這個書生,眼瞅著朱元璋,心裡就嘀咕開了:對面這位客人雖說穿著一身老百姓的衣服,可他說話、舉動卻有點不一般。書生又聽說過,皇上 常派人在下邊轉,變著法兒整治人。這個書生就多了個心眼兒,不管這位是 幹什麼的,撿好聽的說!他想了想,就對了這麼一個下聯:

「一人成大,()()()()()()()。」

朱元璋聽了,心裡別提多痛快了,可表面還裝得跟沒事人似的,又喝了

兩口酒就走了。不一會兒,就從門外闖進一夥兒差役,上來對書生說:「別喝了,跟我們走。」滿屋的顧客一看這陣勢,全溜了。書生心裡也「怦怦」 亂跳,不知出了什麼事。原來,這夥人是朱元璋派來的,要在皇宮裡見見這 位書生。

朱元璋見到了書生,笑呵呵地誇獎了他半天,還讓人拿出好些錢賞給他。


該題最近被收錄於題集 3



答案:
解析:
206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選擇題 想象
於 2020-04-21 22:21提供
(50)

蘇小妹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奇人,許多無法確定真實性的故事都與她有關。這個母女巧聯訴衷情的故事就又安在了她的名下。

傳說蘇小妹的女兒是個很有志氣的女子,她在婚姻問題上很有主見。不論是父親的包辦、母親的「參謀」,還是媒婆的牽線搭撟都沒有起作用,最終她自作主張嫁給了一個家境不好卻十分有才的窮秀才。

女兒出嫁后,蘇小妹很不放心,擔心閨女在夫家遭罪。有一天,風雨交加,蘇小妹想起女兒,擔心他們住的那兩間房子是否會漏雨,就帶上丫環,撐上雨傘,冒著風雨到女兒家去了。一進女兒家的小院,她便聽到女兒與丈夫的念書聲。蘇小妹進屋之前,有心打量了一下兩間頂上半瓦半草的房子,那窗子已經年久失修朽壞了,窗台上一盆挨一盆地擺滿了海棠花,茂密的枝葉遮住了大半個窗戶。蘇小妹走進窗檯,室內的讀書聲就驟然停止了,只見女兒歡笑著衝出屋來,攙著母親進了屋。蘇小妹坐定后,環顧四周,只見室內擺設雖然簡陋卻井井有條,她指著擺滿窗檯的海棠問女兒:

半窗紅花為防風雨?

女兒剛要點頭說「是」,轉念一想,「母親這不是出了半副對聯叫我對嗎?」於是馬上改了口,說:

一陣乳香便知母來。

蘇小妹知道女兒明白了自己的用意,她有意在上聯中用了「紅花」、「防風」兩個中藥名,女兒不但巧妙地用「乳香」、「知母」兩味中藥相對,而且順帶說明了剛才讀書驟停的原因,由此看來女兒出嫁后才學確是長進了不少。

片刻后,女兒端上茶來,一邊請母親飲用,一邊問母親冒雨而來的原因。蘇小妹說:「倒沒有什麼急事,就是為了跟你對對子來的。」說完,她又出了一個上聯:

高陽台上酷相思,為娘心念天仙子;

女兒聽出母親是因為放心不下自己才來的,並在上聯中串用了「高陽台」、「酷相思」、「天仙子」三個詞牌,對起來有些困難,就故意在母親懷中撒了一會兒嬌,拖延了一段時間后,下聯也想出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兒在下聯中也用到三個詞牌名。蘇小妹見女兒雖然生活清苦,但夫妻相親相愛,志同道合,就給女兒留下一些錢,放心地離去了。

以下哪句適合填在橫線上呢?

該題最近被收錄於題集
答案:
解析:
38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選擇題 想象
於 2020-04-24 11:14提供 來源:33IQ網
(57)
清朝嘉慶年間,進士趙學轍當上了湖州太守。他工書善畫,才氣過人,且為官清正,在任期間政簡刑清,百姓安居樂業。湖州人傑地靈,讀書人極多,又不乏才子。趙太守辦完公事就與當地文人交遊,大家酬唱應和,好不快樂。
有一年春天,趙太守與幾個文人結伴到郊外踏青。郊外與城裡景象自是不同,草綠花黃,遠望猶如一張絢麗的地毯。趙太守一行腳踏軟草,信步而游,一路指指點點,有時即景吟詩,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帶長堤。堤下的湖面一望無際,湖岸的垂柳依依成行,枝頭鵝黃色的嫩葉已悄然萌發,柳枝伸向湖面,在和煦的春風中微微擺動。湖水清澈,藍天白雲倒映其中,游魚似在雲中穿行。這等美景讓趙太守看呆了。忽然,一條大魚尾巴伸出湖面打了個花,平靜的水面立即盪起圍圈波紋,不斷向外擴張,一直推到岸邊。趙太守見狀,信口吟道:
魚蹙水紋圓到岸;
眾文人聽到后,都回過神來,這時有人稱讚道:「大人好才思,即景生情,出口成句,妙不可言,再續一聯,豈不美滿?」趙太守沉思良久,覺得無從對出,就笑道:「我已江郎才盡,還是勞煩各位費些神思了。」
文人們也都想露一手,就一個個地沉思起來。忽然,身後傳來一個孩童的笑聲,他說道:「這有什麼困難的?也值得你們一個個如此費心?」眾人回頭一看,原來是個十來歲的小孩。趙太守見狀大感驚奇,問道:「莫非小哥你能對出這聯?」小孩點點頭,吟道:
______________。
趙太守點頭表示嘆服。這小孩年齡雖小,志向不凡。人們再一打聽,才知道是當地有名的神童,名叫蔡壽昌。趙太守大喜,將他帶回府衙讀書,後來又招他為女婿。可惜他雖名為「壽昌」,卻很短命,剛過而立之年便與世長辭,令人遺憾。
那麼小孩所對對聯是什麼呢?
標籤: 太守 小孩 湖面
該題最近被收錄於題集 yxw
答案:
解析:
38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開放題 想象
於 2012-02-11 20:06提供
(45)

對聯故事一則:

竊國大盜袁世凱一命嗚呼之後,全國人民奔走相告,手舞足蹈。

    據說當時四川有一位文人,聲言要去北京為袁世凱送輓聯。鄉人聽后,甚是驚愕不解,遂打開他撰寫好的對聯,只見上面寫著:

    袁世凱千古;

    中國人民萬歲!

    「這、這是什麼對聯?」眾人看了不禁啞然失笑。文人故意問道:「你們笑什麼?」一位心直口快的小夥子回答道:「上聯『袁世凱』三個字,下聯『中國人民』四個字,這怎麼能對得起來呢?」文人聽后,「哧」的一聲笑了起來。眾人不解,再仔細一回味,不禁拍手叫絕:「真是一副絕妙的對聯啊!」

    讀者朋友們,你能解開這副對聯的「玄妙」嗎?

答案:
解析:
12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開放題 想象
於 2012-01-25 07:25提供
(20)

有一次,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對對聯,乾隆說出了上聯:「兩碟豆。」紀曉嵐稍一想,說:「一甌油。」乾隆皇帝聽后,哈哈大笑,說: 「紀愛卿你對錯了,朕說的是『林間兩蝶逗』。」紀曉嵐聰明過人,早已料到乾隆的對聯暗含玄機,於是不慌不慢地應道:______
提出問題:
紀曉嵐不急不忙地解釋了原因,乾隆聽后連誇對得好。
請問紀曉嵐對的是什麼?

答案:
解析:
3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填空題 想象
於 2018-08-12 01:23提供 來源:33IQ網
(79)
清代有一戶人家宴請賓客,來了許多客人。其中有年長者孔某、年少者朱某二人。主人定席時匆促之中把朱某安排在孔某的上手位,孔某很不高興,心想:朱子(朱熹)是孔子(孔丘)的後人,孔子怎麼反而居於下位呢?你姓朱的怎麼敢坐在我的上手?於是搖頭晃腦道:「_珠子,_孔子,孔子反在珠子下。」

朱某冷眼盯著孔某的白眉毛,輕捋自己的山羊鬍子,沉思片刻,朗聲對曰:「_先生,_後生,後生卻比先生長。」言外之意,雖然你年長是先生,我年輕是後生,可論學問你可未必比我長呢!

點評:此聯妙用諧音比喻,話中有話。上聯以反問立論,下聯以事實相駁,對得巧妙。

問題:_處依次應該填什麼。
標籤: 孔子 朱某 後生
該題最近被收錄於題集 閆夢瀟



答案:
解析:
72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開放題 想象
於 2015-08-20 23:24提供
(27)

某知縣,他上任伊始,即在縣衙門口貼出了一副對聯:
  一不要錢,二不要命;
  三不要官,四不要名。
  可他上台沒幾天便貪贓枉法、草菅人命、原形畢露。
  於是有位才子在他的對聯每句話後面添了兩個小字,使原對聯的思相反。
  聰明的你,能猜出才子添的是哪些字嗎?

標籤: 對聯 門口 縣衙
答案:
解析:
21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開放題 想象
於 2012-02-08 22:10提供
(7)

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蘇東坡一向友善,兩人相遇常常互開玩笑。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長江之上,船小風輕,對月飲酒,十分暢快,酒過三巡,佛印向東坡索句,東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語。佛印循指望去,但見岸上一農夫荷鋤歸村,身後一條黃狗正邊走邊啃一截剩骨。佛印頓悟東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將自己手中拿著的一把題有東坡詩句的大蒲扇拋入水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視微笑。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標籤: 東坡 二人 頓悟
答案:
解析:
2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開放題 想象
於 2016-04-15 18:54提供
(85)

南宋初年,金朝皇帝派兀朮[wùzhú] 做元帥,率領大軍侵犯宋朝。金兵一路上燒殺搶掠,十分兇惡野蠻。

這一天,金兵攻到了江西的溧陽城下[溧lì],守城的宋朝將官貪生怕 死,就開城門投降了敵人。金兵不費吹灰之力,佔領了溧陽城。

金兵抓住了縣令楊邦乂[yì],把他帶到了兀朮面前。兀朮對楊邦乂軟 硬兼施,封官許願,勸他投降。楊邦乂大義凜然,張口大罵,然後咬破手指, 用鮮血在衣袍上寫下了十個血字:

寧作趙氏鬼;()()()()()!

兀朮殺死了楊邦乂,而楊邦乂和他的這副名聯卻名揚千古。楊邦乂用血寫成的對聯,還是現存的最早的「言志聯」。


標籤: 陽城 宋朝 鮮血
最後修改於 2017-11-06 03:39:52
答案:
解析:
68
收藏
對聯大全 對聯故事 開放題 想象
於 2012-02-10 11:03提供
(5)

  相傳包公帶著包興,微服私訪。這天,來到一個地方,看看天色已晚,決定找個人家投宿。
  他們順街走著,見前方有一位老人伏在門前石階上流淚。包公忙上前問:「請問老翁,何事傷心?」老人抬頭看了包公一眼,並不說話,只是流淚。包公不便多問,便提出想在這裡借宿。老人一聽,連連搖手:「不行,不行!實不相瞞,這裡前幾天才死了人。」包公一聽死了人。便問死者何人?何故而死?這一問不要緊,倒引出一段奇案來。

  原來,這位老人姓徐,夫婦兩人,膝下只有一子,年方十八。不久前,老夫婦為兒子娶了親。新娘子聰明賢慧,全家人都很滿意。
  新婚之夜,新娘子聽說丈夫正在攻讀迎考,便出了一個上聯考他。這是個連環對:「點燈登閣各攻書」。新娘子開玩笑地說:「對不上上聯,不準進洞房。」偏偏新郎書生氣太重,一時答不出,竟賭氣到學堂去了。

  第二天,新娘發現丈夫愁眉不展,便問是何原因?新郎說;「我正為答不出你的對聯發愁呢!」新娘說:「你昨天夜裡不是對上了嗎?」新郎感到很奇怪;「我昨夜睡在學堂里,並沒有回家,怎麼會答出對聯來呢?」新娘聽了這話大吃一驚,這才知道昨夜是被人鑽了空子失去貞操,悔恨交加,一氣之下,便上弔死了。

  一見出了人命案子,衙門馬上來人,將新郎捉拿歸案。文弱書生抵不住糊塗官的嚴刑拷打,被逼供認,判了死刑,秋後問斬。老夫人徐氏聞訊,投河而亡。活生生的一個家庭,被弄得家破人亡,好不凄慘。
  包公聽老人講完了經過,心裡也很難過。是誰促成新娘子冤死的呢?要破此案,必得先對出這個對子來。
  這天晚上,包公就宿在老人家裡。夜深了,他還在苦思著那個上聯,一個人在後院里踱了一會,索興叫包興搬來一張太師椅,倚在梧桐樹旁,對月而思。想著想著,包公禁不住笑出聲來。原來,這個上聯正是「……」。對聯想出來了,破案的辦法也就有了。

  天明后,包公來到縣衙,叫人貼了張榜,上寫欲在本地挑選一些有才學的人,帶進京城做官。條件是:能對出「點燈登閣各攻書」的上聯來。

  榜貼出不久,一個書生揭了榜。他得意洋洋地來見包公,說:「本書生看過榜后,欲隨大人進京,還望大人多多栽培。」包公說;「你對出那副對聯了嗎?」書生假裝思索了一下,說:「上聯應是『……』,不知大人肯不肯帶學生進京?」包公嘿嘿一陣冷笑。「行,我帶你進京!」說罷,驚堂木一拍:「還不快給我拿下!」左右一擁而上,把書生捆綁起來。

  書生正做著官夢,不想被當場拿住,嚇得連喊冤枉。包公厲聲說:「歹徒,你居心不良,乘夜間淫人妻子,害死兩條人命,豈能饒你!左右,掌刑!」書生一聽,嚇得魂不附體,連忙跪下,高呼:「小人願招!」

  原來,那日新郎賭氣跑到學堂后,幾個同學開他玩笑,說他放著如花似玉的新娘不伴,卻到學堂來守夜,新郎便將考對聯的事說了。誰知,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那書生乘機潛往新郎家去答對聯,新娘子不辨真假,竟與他同入洞房,以致釀成了這場悲劇。

  包公當堂叫書生划供,打入死牢,並叫來姓徐的老人,讓他將押在獄中的兒子領回家去。一場冤案,被包公巧妙地判明了。

  你知道上聯應是什麼嗎?

標籤: 包公 書生 新郎
答案:
解析:
0
收藏

最新對聯故事題庫提供各類對聯故事題。對聯故事顧名思義指的是一幅對聯發生的背景資料。

如果你有其他有關對聯故事的好題目,歡迎與我們分享 請發布對聯故事的智力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