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和他的幾個同窗好友,乘船從長江順流而下,一路上遊山玩水,往九江赴考。考試的那一天,他們走進第一道門(候考的地方)看到沒人,其它考生都進了第二道門(考場)。他們知道遲到了,便急匆匆往裡面走。看守二門的監考官攔住說:「你們是誰?考試開始了,你們遲到啦」。蘇東坡立即向前施禮,說:「我是四川來的蘇軾,請開恩放我們進考場」。看門人是個重才愛才的人,他聽說來人又是蘇東坡,立生好感。且當時進考場,還在許可時間內。看門人有意試試,看看蘇東坡「江南才子」的名頭是真是假。故意說:「蘇東坡是江南才子,你說你是蘇東坡,誰知是真是假?我出一個上聯,你對出來了,就放你們進去。如何?」蘇東坡見看門人有意行方便,目的是要考考他,便立即回答:「學生確是蘇東坡,請先生賜教。」看門人即出上聯:
一葉小舟,載著二三位考官,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顛八倒抵九江,十分來遲。
蘇東坡略加思索,笑了笑,吟出下聯。你知道他是怎麼對的嗎?
對聯故事:
佛門之中,有許多能詩善對的高人,明代的姚廣孝是其中的一位。姚廣孝本是醫家子弟,14 歲便出家為僧,人稱道衍和尚。
他學識淵博,工詩善畫 ,又拜席應真為師,通陰陽術數之道。此人非常清高 ,不拘小節 ,把功名利祿看得很淡。封他為高僧,他推託有病而免受 ;讓他以通儒書僧的身份去禮部當官,他也謝拒了。燕王命他蓄髮,賜給他府宅,讓他娶妻,他都沒有接受。唯有纂修《永樂大典》他參加了 ,那是他興趣所在。他雖不為官 ,但與官宦們都很熟悉,朝廷權貴也很尊崇他。有一天,狂風大作,夾著傾盆暴雨,姚廣孝遇見了巡街的御史林大人。林御史知道這位高僧文思敏捷,便即景出了一個對子讓他對:
風吹羅漢搖和尚
這「搖 」字是雙關語 :明說和尚(羅漢)被吹得搖搖擺擺,暗說「姚」和尚,指姚廣孝。姚廣孝立即反唇相譏。你知道他是怎麼對的嗎?
對聯故事:
古代有個國王 ,酷愛對聯。他整日和朝中官員吟詩作對,而將國家大事置之度外。老臣們紛紛進諫 :「為國者要以治國為本。」國王置若罔聞。冬天到了,寒氣襲人,滴水成冰,國王即興出一上聯:
天寒地凍,水無一滴不成冰;
滿朝文武除了「好啊 」、「妙哉」的喝彩聲外,沒有一個能對出下聯來。忽然,一位老臣自稱對出來了,並提筆寫在紙上,遞給國王。國王接過一看,面帶慚色。從此,國王開始臨朝理政了。此聯字句對仗工整 ,且起到了千萬句話所達不到的作用,堪稱佳對。你知道下聯是怎麼對的嗎?
對聯故事:
傳說八國聯軍打進北京那年,京城裡發生一樁驚天動地的對聯事件。日本軍隊里有一個中國通,叫什麼「郎」的。此人極為驕橫。他揚言:中國人武的不行,文的也不行。這天,他在城門上掛起白布條幅,寫著:
騎奇馬,張長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單戈成戰
他還擺出打擂台的架勢,說 :「這是上聯,限三天之內對上,否則,你們中國人每天過城門都要向它鞠躬,直到對上為止。」此人確是「中國通」,運用漢字的技巧也實在不低,其中有拆字、合字、頂真、復辭、比喻和字型變化。而內容更露骨地表現侵略,說八國聯軍是踞於中國之上的大王,隨便哪一個國家(單戈)都能把中國打敗。面對這一挑戰,京城百姓十分氣憤,紛紛找有學問的人試對,要給那個「郎」一點顏色看看。可一連三天,居然無人對上。要說難,也真難對 ,可咱們中國就沒能人了嗎?不識字的 ,抓耳撓腮,恨不能舍了命學會作對聯;文士們,廢寢忘食,恨不能把《康熙字典》一口吞下。第四天,天蒙蒙亮,四面八方的人都朝城門跑去。原來昨天夜裡不知是誰掛上去條幅,作為對答。「好!好 !」城樓下叫好聲、鼓掌聲響成一片,那個什麼「郎」急忙喊著「撤下來 」,夾著兩條聯幅不知跑到什麼地方去了。你知道條幅上的下聯是怎麼對的嗎?
從前有位花花公子名叫金志鵬,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好吃懶做,交上了一班酒肉朋友,整日在外吃喝玩樂,嫖賭逍遙。父親死後,金志鵬仍惡性不改,拿著銀子當水花,很快就把遺產花個一乾二淨,成了個窮少爺。一年除夕,家家煥符,鳴鞭炮,歡慶新年。可窮少爺連年夜米也沒有。於是他自嘲地寫了副對子:「行節儉事,過淡泊年」,貼於門口。是夜,善良的舅父聞知外甥窮困潦倒,便買了2斤肉,背了10斤米過來,見門前春聯,感慨萬端,便語重心長地對外甥說:「你這對聯的頭上,還應各加一個字!」說完令外甥取來紅紙和筆硯,揮毫寫了一副門聯。窮少爺一看,羞愧不已,從此改邪歸正,自力謀生,成了個回頭浪子。試問,那個好心的舅父在對聯頭上各加了一個什麼字?
對聯故事:清朝乾隆 、嘉慶年間 ,遼陽城裡有一位才子,名叫王爾烈,字君武 ,號瑤峰。三十九歲中舉人,1771 年中進士二甲第一名,做翰林,授編修,晚年創辦「瀋陽書院」。王爾烈幼年在遼陽城東南的魁星樓私學館就學 。 一年秋天,他跟著老師和同學們到郊外漫遊。當他們漫步郊外,面對黃花盛開的原野,老師見情生景,隨口吟了一句上聯:
野外黃花好似金釘釘地,
要求學生們對出下聯。同學們面面相覷,一時答不上;只有王爾烈思索片刻,回望城中,目視遼陽白塔,當即對出下聯。你知道他是怎麼對的嗎?
揚州有個陳見山 ,是藥鋪的掌柜 。他作藥材生意發了大財,就想當個官。那時當官要先通過科舉考試,可陳見山除了認識幾個中藥名,詩文一竅不通。怎麼辦呢:他有錢呀!就花錢買了個五品官兒 ,穿上了天青褂 。碰見什麼公開活動的場合,他這位陳掌柜就大搖大擺地穿起官服出頭露面。人們見他來了,都悄悄議論,看不起這個花錢買的官。一次,陳見山又穿官服出席一個酒會,一進門就大模大樣往中間一坐,擺起官架子來。有個書生看這樣子,非常生氣,腦子一轉,想了個主意。他對大家說 :「我有個對子 ,只有上句,請各位對個下句。」說完,念出上聯:
五品天青褂
話音剛落,就有人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刻接著對出下聯。在座的人 ,聽了都哈哈大笑 。這位陳見山氣得臉唰地白了,一甩袖子離開了酒席。你知道下聯是怎麼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