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周漁璜,是貴州青岩人,非常有學問,是當時人們公認的才子。
有一年,在春暖花開時節,周漁璜到十佛寺遊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聽到隔壁房間傳來微弱的說話聲,仔細一聽,原來是有人在反反覆復誦讀一句上聯:「萬瓦千磚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漁璜來了興趣,便起身去問寺里的僧人:「隔壁住的是什麼人?」
僧人答道:「是一位姓黃的書生,前幾天來本寺遊覽時想出了這樣一句上聯,但卻百思不得下聯,幾天過去了,他廢寢忘食,苦思冥想,如今已是生命垂危!」
周漁璜問:「難道就沒有人能幫助他對出下聯嗎?」
僧人答道:「這個上聯中有四個數字:萬、千、百、十,並且這四個數字是10倍遞減,要對出下聯難度很大,有好多人試過,但是目前還沒有人能對得出。」
從僧人那裡回來后,周漁璜想了很久,也沒能想出下聯。
第二天,周漁璜帶著遺憾的心情乘船離開十佛寺,途中經過一座橋,橋上刻著「八仙橋」三個字,此情此景,讓他心中豁然開朗,便吩咐船家快快掉轉船頭,返回十佛寺。
寺中的黃書生雖已幾日卧床不起,卻仍在有氣無力、斷斷續續地念叨著那句上聯:「萬瓦——千磚——百匠造成——十佛寺。」
周漁璜站在門外大聲而有韻地應對,你知道他是怎麼對的嗎?
對聯故事一則:
竊國大盜袁世凱一命嗚呼之後,全國人民奔走相告,手舞足蹈。
據說當時四川有一位文人,聲言要去北京為袁世凱送輓聯。鄉人聽后,甚是驚愕不解,遂打開他撰寫好的對聯,只見上面寫著:
袁世凱千古;
中國人民萬歲!
「這、這是什麼對聯?」眾人看了不禁啞然失笑。文人故意問道:「你們笑什麼?」一位心直口快的小夥子回答道:「上聯『袁世凱』三個字,下聯『中國人民』四個字,這怎麼能對得起來呢?」文人聽后,「哧」的一聲笑了起來。眾人不解,再仔細一回味,不禁拍手叫絕:「真是一副絕妙的對聯啊!」
讀者朋友們,你能解開這副對聯的「玄妙」嗎?
南宋初年,金朝皇帝派兀朮[wùzhú] 做元帥,率領大軍侵犯宋朝。金兵一路上燒殺搶掠,十分兇惡野蠻。
這一天,金兵攻到了江西的溧陽城下[溧lì],守城的宋朝將官貪生怕 死,就開城門投降了敵人。金兵不費吹灰之力,佔領了溧陽城。
金兵抓住了縣令楊邦乂[yì],把他帶到了兀朮面前。兀朮對楊邦乂軟 硬兼施,封官許願,勸他投降。楊邦乂大義凜然,張口大罵,然後咬破手指, 用鮮血在衣袍上寫下了十個血字:
寧作趙氏鬼;()()()()()!
兀朮殺死了楊邦乂,而楊邦乂和他的這副名聯卻名揚千古。楊邦乂用血寫成的對聯,還是現存的最早的「言志聯」。
相傳包公帶著包興,微服私訪。這天,來到一個地方,看看天色已晚,決定找個人家投宿。
他們順街走著,見前方有一位老人伏在門前石階上流淚。包公忙上前問:「請問老翁,何事傷心?」老人抬頭看了包公一眼,並不說話,只是流淚。包公不便多問,便提出想在這裡借宿。老人一聽,連連搖手:「不行,不行!實不相瞞,這裡前幾天才死了人。」包公一聽死了人。便問死者何人?何故而死?這一問不要緊,倒引出一段奇案來。
原來,這位老人姓徐,夫婦兩人,膝下只有一子,年方十八。不久前,老夫婦為兒子娶了親。新娘子聰明賢慧,全家人都很滿意。
新婚之夜,新娘子聽說丈夫正在攻讀迎考,便出了一個上聯考他。這是個連環對:「點燈登閣各攻書」。新娘子開玩笑地說:「對不上上聯,不準進洞房。」偏偏新郎書生氣太重,一時答不出,竟賭氣到學堂去了。
第二天,新娘發現丈夫愁眉不展,便問是何原因?新郎說;「我正為答不出你的對聯發愁呢!」新娘說:「你昨天夜裡不是對上了嗎?」新郎感到很奇怪;「我昨夜睡在學堂里,並沒有回家,怎麼會答出對聯來呢?」新娘聽了這話大吃一驚,這才知道昨夜是被人鑽了空子失去貞操,悔恨交加,一氣之下,便上弔死了。
一見出了人命案子,衙門馬上來人,將新郎捉拿歸案。文弱書生抵不住糊塗官的嚴刑拷打,被逼供認,判了死刑,秋後問斬。老夫人徐氏聞訊,投河而亡。活生生的一個家庭,被弄得家破人亡,好不凄慘。
包公聽老人講完了經過,心裡也很難過。是誰促成新娘子冤死的呢?要破此案,必得先對出這個對子來。
這天晚上,包公就宿在老人家裡。夜深了,他還在苦思著那個上聯,一個人在後院里踱了一會,索興叫包興搬來一張太師椅,倚在梧桐樹旁,對月而思。想著想著,包公禁不住笑出聲來。原來,這個上聯正是「……」。對聯想出來了,破案的辦法也就有了。
天明后,包公來到縣衙,叫人貼了張榜,上寫欲在本地挑選一些有才學的人,帶進京城做官。條件是:能對出「點燈登閣各攻書」的上聯來。
榜貼出不久,一個書生揭了榜。他得意洋洋地來見包公,說:「本書生看過榜后,欲隨大人進京,還望大人多多栽培。」包公說;「你對出那副對聯了嗎?」書生假裝思索了一下,說:「上聯應是『……』,不知大人肯不肯帶學生進京?」包公嘿嘿一陣冷笑。「行,我帶你進京!」說罷,驚堂木一拍:「還不快給我拿下!」左右一擁而上,把書生捆綁起來。
書生正做著官夢,不想被當場拿住,嚇得連喊冤枉。包公厲聲說:「歹徒,你居心不良,乘夜間淫人妻子,害死兩條人命,豈能饒你!左右,掌刑!」書生一聽,嚇得魂不附體,連忙跪下,高呼:「小人願招!」
原來,那日新郎賭氣跑到學堂后,幾個同學開他玩笑,說他放著如花似玉的新娘不伴,卻到學堂來守夜,新郎便將考對聯的事說了。誰知,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那書生乘機潛往新郎家去答對聯,新娘子不辨真假,竟與他同入洞房,以致釀成了這場悲劇。
包公當堂叫書生划供,打入死牢,並叫來姓徐的老人,讓他將押在獄中的兒子領回家去。一場冤案,被包公巧妙地判明了。
你知道上聯應是什麼嗎?
這是聊齋志異里的一個故事。
有一位秀才抬頭看到藍天上飄著幾朵微雲,便隨口吟出一句:羊脂白玉天。卻一時想不出下聯。周圍眾人也無好對。一個善於扶乩(扶乩是一種測字算命的方法)的術士忽道:下聯要問城南老董。眾人不解。幾天後出聯的秀才有事到城南,見一片土地顏色殷紅如血,便隨口問一個在餵豬的老農怎麼回事。老農說:這叫_________。秀才猛然想起自己出的上聯,不由大驚。羊脂白玉天,_________。流暢自然,巧奪天工。秀才忙問老農貴姓,老農說:姓董。
蒲松齡評論說,對出此聯本不以為奇,但知道去城南一定會碰到老董,算命的技術也神了。
請問老農說的下聯是什麼呢?
揚州有個陳見山 ,是藥鋪的掌柜 。他作藥材生意發了大財,就想當個官。那時當官要先通過科舉考試,可陳見山除了認識幾個中藥名,詩文一竅不通。怎麼辦呢:他有錢呀!就花錢買了個五品官兒 ,穿上了天青褂 。碰見什麼公開活動的場合,他這位陳掌柜就大搖大擺地穿起官服出頭露面。人們見他來了,都悄悄議論,看不起這個花錢買的官。一次,陳見山又穿官服出席一個酒會,一進門就大模大樣往中間一坐,擺起官架子來。有個書生看這樣子,非常生氣,腦子一轉,想了個主意。他對大家說 :「我有個對子 ,只有上句,請各位對個下句。」說完,念出上聯:
五品天青褂
話音剛落,就有人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刻接著對出下聯。在座的人 ,聽了都哈哈大笑 。這位陳見山氣得臉唰地白了,一甩袖子離開了酒席。你知道下聯是怎麼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