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把粉末撒在面板上。
当面板以一定频率振动时,粉末会移动成图案。
那么,为什么粉末会聚集在某些地方呢?
【心理学】
实验者给128名孩子布置了包括读书、做题、看图说话等各种作业,实验者让孩子们陆续完成作业,在孩子们完成了其中一部分的时候叫停。过了几个小时之后,实验者让孩子们回忆所完成的作业细节,请问有多少人能够清晰记得尚未完成的作业?
(叫停的时候没有孩子未做或者全部完成作业)
【心理学】
研究者让助手用两种不同的态度对待前来参与实验的男性志愿者,一种是激怒他们,另一种则是采取中性的态度对待志愿者。然后再让其中一半的志愿者从事大运动量的锻炼,而另一半被试不用锻炼。稍加休息后,研究者给被试提供了一个电击助手的机会。
请问哪一类志愿者会用更高的电压电击助手?
【社会学】
研究者随机挑选了一些旅客并分成两组,实验组是让他们夹带违禁品经过海关,如果能走私成功将获得4000美元的奖金;另一组是对照组,没有给出特别指示。
在海关的出口处,包括缉毒专家、海关缉私人员等在内的观察者秘密记录每个旅客的非言语沟通行为(如外表、姿势、放松状态、是否逃避海关人员的注视等情况)。
请问专家们能分辨出谁是走私者、谁是对照组吗?
【社会学】
研究者让男性被试看一篇名为“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及影响力”的论文,并告知该论文由一名女性大学生所写(附有照片),被试要做的就是评定论文的质量(打分)。
论文所附的照片中有些很吸引人,有些不吸引人;论文质量也是有些好(清晰、文法准确、结构严谨),有些很糟糕(思路不清、语言僵硬)。
请问相较而言,以下哪个组的文章得分更低?
【社会学】
【改变态度之二】
在一项社会实验中,研究者要求大学生志愿者写一篇文章,支持禁止有反社会倾向的人在校园发表言论。实际上正在州议会讨论的这项法案糟到了大部分人的反对。研究者将志愿者分成了2组,两组的报酬分别为0.5美元和2.5美元。研究者没有提到被试有拒绝的权利,只是让他们写这样一篇文章。
请问哪一组志愿者对法案的态度会产生较大改变(从反对变成支持)?
【社会学】
研究者给女性受试者呈现了一段宣传预防皮肤癌的广告信息。
第一组受试者接到的是以获利方式表达的信息,强调关心皮肤癌可能带来的好处,例如强调发现的早,这些癌症大多都能够治愈。
第二组受试者则接到以损失方式表达的信息,强调不关心皮肤癌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后果,比如除非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否则这些癌症大多无法治愈。
请问哪一组的宣传方式会让受试者更愿意采取措施预防皮肤癌?
【心理学】
心理学家让两组被试处理两个假想的事件,这两个事件均描述一个小的民主国家遭到霸权主义的领国的威胁。不同的是——
在①组中提到类似慕尼黑事件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象征(丘吉尔、有盖卡车);
②组则提及与越战有关的事物(当时的国务卿鲁斯克、直升机、小艇),其他条件都一样。
请问,哪一组被试会比较支持小国对抗领国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