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
德西找了兩組大學生在實驗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難題。實驗分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所有被試都無獎勵。
第二階段:實驗組被試完成一個難題可以得到1美元獎勵;控制組被試和第一階段一樣無獎勵。
第三階段:休息時間,被試原地活動,並且用「是否願意繼續解題」作為評定對這項活動的喜愛程度指標。
請問,哪一組被試會有更多的人願意花時間繼續解題?
【遇險逃生】
你去亞馬遜原始深林探險,結果昏迷不醒(-_-b),醒過來之後發現身處一個當地土著的部落。還好你懂一些土著的語言,經過簡單的交流,部落首領告訴你他們向來不歡迎外人,讓你趕緊滾蛋~好吧走就走,然而人家雖說是原始部落,也是要面子滴,豈能讓你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要想走大路離開,需要和他們部落頭號勇士一對一比武,打贏了才能走~
當然了,如果不走大路,還有三條小路可走,分別為山之路,水之路,和神之路,前兩個都好理解,第三個是什麼鬼?你四處張望,發現部落到處都畫著捕鳥蛛圖案裝飾,看來這部落崇拜的圖騰就是這玩意了!那個神之路多半是密布捕鳥蛛的巢穴!
這時,善良的首領女兒把你拉到一邊,悄悄的告訴你,前兩條路也不是好惹的:山路非常的難走,很容易摔下來,而那個水路必須要涉過一個水塘,裡面有食人魚的魚群~
那麼,走那一條路,是相對來說存活率最高的呢
【社會學】
被分為兩組的志願者需要觀看一段假想廣告片,假想內容為主人公因為上班遲到而可能具有攻擊性的行為。
請問,哪一組會有更多的志願者認為廣告片主人公具有攻擊性?
【心理學】
實驗者在研究中把學生兩兩分為一組,一問一答(一個是發問者,一個是回答者)。
實驗時讓發問者自編10個題目(很有挑戰性但不是不可回答),向回答者發問,盡量難倒對方,最後讓雙方評估自己和對方的知識(豐富程度)。
請問,當發問者所編的問題很難時,回答者會認為對方的知識______。
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攻四川,此時割據四川的是明升的明夏政權。現已知明軍必會沿水路逆流而上攻重慶,而陸上進攻方向卻不明確。有階文二州(甘肅),漢中(陝西),遵義(貴州)三個方向。如果熟知這一段歷史的你穿越到那時並成為明升的首席謀臣,將決定重點防守哪裡?
【東西晉南北朝歷史決策題】
終於逃出來了,呼--
不知道為什麼,父親總是不許我出門,還不許我同別人說話。
一定是因為我每次出去道路都會被行人堵塞。
誰讓我是四羊駕車的「玉人」啊。
父親也太過分了吧,我才二十七歲,想讓我一輩子呆在房裡么....
可能祖父才過分吧,為什麼要殺鄧艾將軍呢,鄧將軍是個忠臣啊.....
還是去城裡看看吧。
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圍過來了呢,
越來越多了啊。
.......
呃,請不要過來......
......
(請問:「我」後來怎樣了?)
【心理學】
研究者要求女性參與者從兩張異性的照片中挑選出一張自己喜歡的,並說出理由。之後研究者向她展示第二組照片,其中的異性面孔與第一輪相同,不同的是:
①一張是有一名微笑的女子看著其中一名男子;
②另一張是女子對男子做出厭惡的表情。
兩輪之後,女性更容易產生好感的是:
【社會學】
研究者給女性受試者呈現了一段宣傳預防皮膚癌的廣告信息。
第一組受試者接到的是以獲利方式表達的信息,強調關心皮膚癌可能帶來的好處,例如強調發現的早,這些癌症大多都能夠治癒。
第二組受試者則接到以損失方式表達的信息,強調不關心皮膚癌可能會帶來什麼樣的負面後果,比如除非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否則這些癌症大多無法治癒。
請問哪一組的宣傳方式會讓受試者更願意去檢查是否患有皮膚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