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的一個三口之家,父母雙方在結婚前,有一個人總是說真話,有一個人總是說假話,結婚後的兩個人受到雙方的影響,將真話的人已習慣於每講三句真話就講一句假話,講假話的人,則己習慣於每講三句假話就要講一句真話。講真話的是苗族人,講假話的是傣族人。而他們的兒子結合兩個人的性格,有時說真話,有時說假話,有時真假交替。這家人沒人都有自己的數字代號。他們的名字分別是甲、乙、丙。
一家人進行了不記名談話,根據他們的談話,我們猜測一下:A、B、C三人的身份,以及他們各自的名字、民族和代號?
他們講的話如下:
A:
(1)甲的號碼是三人中最大的;
(2)我過去是個苗族;
(3)B是我的妻子;
(4)我的號碼比B的大22。
B:
(1)A是我的兒子;
(2)我的名字是甲;
(3)C的號碼是54或78或81;
(4)C過去是個傣族。
C:
(1)乙的號碼比丙的大10;
(2)A是我的父親;
(3)A的號碼是66或68或103;
(4)B過去是個苗族。
古希臘有一個著名的哲人,他從來都沒收過弟子。
後來有一年,傳出了他要收一個弟子的消息,眾多想成為他徒弟的人慕名而來,這位哲人給了大家一個任務.他把大家帶到一個屋子前,對所有人說:「如果想成為我的弟子就走進前面的這個屋子,屋子有人把守,如果有人能從裡面出來就可以做我的弟子.」
接著,大家走進了屋子,屋裡只有一些被子等生活必需品。他們發現,想要用武力破壞屋子出去時不可能的,屋子太堅固了。於是,他們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唯一的門。
開始有人試圖通過和看守的人交流了.有人說家裡有80歲老父親需要照顧,要出去,守衛叫人把他父親接過來讓他照顧;有人說家裡的地需要打理,守衛派人去打理........
當然最後,哲人找到他要的徒弟了。
請問,那個最後成為哲人徒弟的人是怎麼出去的?
古希臘有個著名的詭辯學者,叫普洛太哥拉斯。有一次,他收了一個很有才華的學生叫愛瓦梯爾,兩個人簽訂了一份合同。合同上寫明,普洛太哥拉斯向愛瓦梯爾傳授法律知識,而愛瓦梯爾需分兩次付清學費:第一次,是在開始授課的時候,第二次,則在結業后愛瓦梯爾第一次出庭打官司打贏了的時候。
愛瓦梯爾交上第一次學費,便孜孜不倦地向老師學習法律,學習成績十分出色。幾年以後,他結業了,但是過了很長時間,總不交第二次的學費。普洛太哥拉斯等了再等,最後都等火了,要到法庭去告愛瓦梯爾。愛瓦梯爾卻對普洛太哥拉斯說:「只要你到法庭告我,我就可以不給你錢了,因為如果我官司打贏了,依照法庭的判決,我當然就不會把錢給輸了的人;如果我官司打敗了,依照我們的合同,由於第一次出庭敗訴,我也不能把錢給你。因此,不論我在這場官司中打輸還是打贏,我不可能把錢給你。你還是不要起訴吧。」
普洛太哥拉斯聽后,卻有自己的打算,他說:「只要我和你一打官司,你就一定要把第二次學費付給我。因為,如果我這次官司打勝了,依照法律的判決,你理所當然地要付學費給我;如果我官司打敗了,你當然也要付學費給我,我們當初的合同上就是這樣寫的。所以,不論官司勝訴、敗訴,你總要向我交第二次的學費。」
兩個人都帶著必勝的信心走進了法庭。
這裡有一個十分著名的法官,許多複雜、疑難的案子,都被他斷得乾淨、利落、令人信服。這次,法官聽了他倆的訴訟,看過他倆的合同,思索了一會兒,便當眾宣讀了他的判決……
聰明的讀者,你知道法官怎樣判決才能使愛瓦梯爾既交上學費又心服口服嗎?
亞南、阿蘭、純美、璐璐是好朋友,她們年齡由18歲到21歲,各不相同。在暑假裡,她們
分別到4個不同的島嶼去旅行,每個人都在島上發現了1個到3個野雁蛋。已知以下條件:
1、純美是18歲。
2、阿蘭去了A島。
3、21歲的女孩子發現的蛋的數量比去A島女孩的多1個。
4、19歲的女孩子發現的蛋的數量比去B島女孩的多1個。
5、亞南發現的蛋和C島的蛋之中,其中一個的數量是2個。
6、D島的蛋比璐璐的蛋要多2個。
那麼請問,她們分別是多少歲?分別在哪個島嶼上發現了多少野雁蛋?
邏輯思維題庫提供各類邏輯推理題及答案,通過邏輯題大全中各類經典智力思維邏輯題幫助用戶提高邏輯思維水平、加強邏輯思維訓練、改善邏輯推理水平。
如果你有其他有關邏輯思維的好題目,歡迎與我們分享 請發布邏輯思維的智力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