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謎語故事】
【沉睡的血像】番外一
依舊是漫無目的地在塔樓里摸索。
只聽「撲通」一聲——艾斯盤腿坐在了地上,也無暇顧及地面的髒亂。
「再這麼逛下去,小爺我都不耐煩了。反正我是要休息休息了。」
你滿臉不悅,拋出一句:
「不想走就自己在這裡呆著,我們可沒有人可照顧你的少爺脾氣。」
艾斯一聽,明顯也是火冒三丈,「噌」地從地上站起,
「你什麼意思。難道想掐一架嗎?!」說罷舉起拳頭在半空中晃了晃。
你毫不示弱地回擊:「你若想,隨時奉陪。」
「夠了,現在可不是起內訌的時候,留著力氣顧著吵架還不如想辦法走出去!」Venus用一種冷酷的口吻警告著。
「Venus,你也聽到了,是他挑事在先,你可不要冤枉小爺啊。」沒想到艾斯惡人先告狀。
「你……」你被其憋的啞口無言,無話可說。
「雨杉、艾斯,你們不要再為這些小事爭吵了。這樣吧,我這裡有一首詞謎,你們倆PK一下誰最先猜出謎底。贏家決定留下整頓還是繼續前進,怎麼樣?」在一旁沉默已久的南笙突然提議道。
「好!」你和艾斯幾乎是同時脫口而出。言罷,你們不約而同地看向對方,隨即又再次扭過頭。
「那聽好了,謎面是這樣的——」南笙用一種明顯與自身不合的古風口吻,哼唱出了謎面:
「暮冬至,香雪落,凜冬獨傲無人顧。
朔風無情寒徹骨,終是碾塵腹滿恨。」
「好簡單啊,謎底是……對不對?」你思索了一會後,向南笙報出了你的答案。
「恭喜雨杉答對了,那麼艾斯,我們還是繼續前進吧。」南笙微微一笑。
Que:那麼謎底是?
【古代謎語故事】
一天,佛印邀好友蘇東坡和蘇小妹來寺做客,佛印是烹飪好手,便問道:「二位喜歡吃點什麼菜?」 蘇小妹慢條斯理地說道:「你給我來個,土裡生來水裡撈,石頭縫裡走一遭,白白凈凈沒骨頭,人人愛吃營養高。」蘇東坡風趣的說:「我來一盤,有根不落地,有 葉不開花,都說它是菜,園裡不種它。」佛印聽了笑著說:「二位稍待片刻!」說罷下廚房去了。 工夫不大,佛印把兩盤佳肴擺上桌說:「兩位可是要的這兩個菜?」蘇東坡和蘇小妹望著桌上的菜,齊聲說:「對!」 請問蘇家兄妹要的是什麼菜?
在福建泉州西門外的潘山,有一座石橋,名叫"招賢橋"。傳說民族英雄鄭成功曾經在這座石橋上宣傳鼓動群眾參加抗清義軍,故得此名。據說鄭成功曾用這樣的辦法招攬賢士,他叫人在橋上擺一張桌子,桌面寫著 "招賢"二字,桌上還放著清水一碗,寶劍一把,以及已熄滅的蠟燭一支,旁邊還放著取火用的火刀、火石和火絨。
此招賢謎擺出后,吸引了許多人來看熱鬧,但仍摸不清這樣布置的招賢謎陣究竟有什麼作用?啞謎久久不能揭開。
過了一段時間,一個衣衫襤褸的彪形大漢,看了看桌上的擺設,略略思索了一會,便拿起寶劍,對著那碗清水狠狠劈過去,接著拿起火刀、火石和火絨,狠盯著那被擊得粉碎的碎片和流滿一桌的清水,不慌不忙地打火點燃了蠟燭。
在旁守候的士兵,見狀連忙回去報告,鄭成功聽了大喜,認為這位大漢深明大義,正是他要招的賢士。請你想想看,鄭成功為什麼知道這位大漢是深明大義,是個有所作為的人呢?
(揭示: 請留意當時的局勢,是在明清兩朝交接的時代,答案四個字謎語)
一年春天,三個赴京趕考的舉人途中相遇。走累了,大家坐在大樹下歇息。一位四川舉人心頭一動,拱手笑道:「二位才子,你我今日幸會,實為難得,眼下已近中午,大家肚內皆飢,小弟請問二位仁兄:何謂天下第一味?」浙江舉人笑道:「這還用問,糖醋肉排味最佳。」廣東舉人說:「蛇肉之香,味更美。」四川舉人笑道:「二位仁兄皆未道中。」接著說出一味菜。並解釋了一番。那兩個舉人一聽,拍手叫絕,連說:「妙,妙!」你知道這天下第一味是什麼菜嗎?
【現代謎語故事】
「該死,誰把我放桌子上的一堆零食給吃光啦!」
某天,橘子從外面回來,卻發現自己的零食全只剩下了包裝袋,於是氣沖沖地問同住的幾人。
「死青衣,是不是你?」
「對對,就是她,還有墨雨,他倆狼狽為奸,給你瓜分了。」鈺城連忙說道。
「怎麼是我嘛!」青衣一臉冤枉。
「那你說出來是誰吃的。」
旁邊一直沒說話的墨雨突然開腔了:「看在大家都是謎語大神的份上,出道題你猜猜,謎底就是偷吃零食的那個傢伙。」
「你說,你們的題我能猜不對?」橘子一副不屑一顧的樣子。
「聽好了,謎面是『珠寶做了泥』,碎錦格。」
鈺城,青衣聽了都點著頭嗤嗤地笑:「沒錯,就是這個人吃的。猜對了,這傢伙就雙倍賠你的零食,猜錯了你要給我們三個買零食。」
「明白了,該死的......還我零食!」
「好吧,我真倒霉。」
那麼問題來了,是誰偷吃了橘子的零食?
「青衣姐姐,幹嘛呢。」LIEK纏著我不放。
「呵呵。」我塞給她一張紙,現編的詩謎兒,太匆忙限韻什麼都不顧得了。
紙上面寫:
他欠債無銀,彎刀壓珍寶。
一十從口出,孫兒不年少。
雨盡走無水,二又系其上。
首已隨步走,兼欣只無斤。
不過,這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了。
那麼問題來了,我想表達什麼意思。
【現代謎語故事】
有一天,爺爺領著孫子從親戚家回來,為了行路不寂寞,他逗起了孫子,出字謎讓孫子猜,便吟了一首詩謎道:
「四畫斜筆罩耳朵,小子相聯不分隔,大嘴裡頭套小嘴,只差一口是豪傑。」
爺爺說,這四句詩謎每句要猜一個字,讓孫子猜猜是哪四個字。孫子歪著腦袋想了一陣子,咧開嘴笑著說出了答案:「爺爺的謎底嘛,說的是眼前之事,應該是『爺孫回家』四個字」。
爺爺聽了,剛想對孫子的思維靈敏進行一番讚揚,不料孫子又咧嘴一笑說:「爺爺呀,就以您的謎底『爺孫回家』這四個字為新的謎面,以這個新謎面再猜一個成語,請問謎底應該是哪個成語呢?」
這一次可輪到爺爺犯難了。他絞盡腦汁,苦思冥想,甚至捻斷了幾根鬍鬚,也沒猜出謎底來,那麼,孫子出的謎語謎底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