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名人】
三國時,司馬懿聽說諸葛亮病危,不久將死,但不知真假,不敢輕舉妄動。就命夏侯霸領1000人馬去五丈原探哨,臨行囑道:「若蜀兵怕擾,不敢出戰,諸葛亮必定病入膏盲,吾當乘勢進擊。」
蜀帳內,諸葛亮吐血不止,昏倒在地,半晌才蘇醒過來。
姜維入帳告急:「魏兵至,我軍將士出戰還是固守,請丞相決斷!」諸葛亮十分明白司馬懿的意圖,可張不開口。只見諸葛亮朝姜維點點頭,緩緩伸出手來把頭上的帽子丟在地上,隨後又昏迷不醒。姜維對著帽子沉思了一會兒,猜中了丞相丟帽子的意圖,即令魏延引兵殺出營寨。夏侯霸一見魏延,慌忙率領將士後退,並速告司馬懿,諸葛亮還健在。
您可知道諸葛亮把帽子丟在地上的意圖何在?
用一個字表示是什麼呢?
星期五王小山放學回家,奶奶問他,「今天語文考試了嗎?」「考試了。」王小山回答。奶奶叫王小山將試卷給她看看,王小山說:「有什麼可看的?老師又沒打分!」奶奶執意要看,王小山拗不過就將試卷遞給了奶奶。奶奶一看原來是要求默寫100個漢字,每個字一分。試卷上老師只是寫了一個字:「較」!請你想想,王小山應該得了多少分呢?
【古代 名人】
一天,明代江南才子祝枝山邀請唐伯虎等好友到家是的花園裡欣賞牡丹,並請大家在各色牡丹中評點花魁。有的說姚黃,有的說魏紫……一時眾說紛壇,只是唐伯虎笑而不答。大家知道他是評花高手便來問他。他微微一笑說:「百無一是」,這時,祝枝山大笑說:「自無一是」。試問此乃何意?他們欣賞的是哪種顏色的牡丹?
謎語故事一則:
古時有三兄弟,都略通文墨,卻苦於沒有名師指點。一天,兄弟三人聽說縣城來了一位學識淵博的先生,便一起前往求學。
先生說:「我要考考你們,誰最聰明就收下誰。」說著拿出三張紙,分給他們。每張紙上都寫著「一女牽牛過獨橋,夕陽落在方井上」這幾個字。
三兄弟不知道先生要考什麼。老大靈機一動,以這幾個字為命題寫了一篇作文。老二自作聰明以這些字為上聯,對出一個下聯。老三不動筆墨,低頭苦思,待先生收卷子時,才匆忙在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王文」。
先生看了三人的卷子后,只留下老三當學生。
請問,這位先生究竟考的什麼呢?(答案2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