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 和尚】
蘇東坡與一寺院的老和尚是多年好友,
一日,蘇東坡派遣僕人去找老和尚...
那個僕人記性極差,
老和尚問僕人有何事,
僕人搔搔頭說似乎是來拿東西的;
老和尚再問僕人要拿什麼東西,
僕人又搔了搔頭,搖頭說主人沒交代;
老和尚看僕人頭戴草帽,腳穿木屐,獃獃的站在寺門口,
笑了笑說:『我知道了。』
然後拿出一包東西交給僕人帶回,
請問,你知道蘇東坡到底派僕人去跟老和尚拿什麼東西嗎?
謎語故事一則:
唐朝時期,湖北有位詩人孟浩然,和王維是好友,兩人都擅長以五言詩吟詠自然景物,在唐代詩壇上獨樹一幟,世稱王孟詩派。但就是這樣一位享有盛名的大詩人,在科舉應考中屢遭失敗,年過四十,還是一介布衣。
一天,王維邀孟浩然到翰苑讀詩論文,恰遇玄宗皇帝駕到,孟浩然一時不及迴避,便在床側躲避。王維見了玄宗,不敢隱瞞,便將浩然來訪事相告,玄宗微微笑曰:「朕早就聽說他的名字了,願賜一見。」
玄宗當即召見了孟浩然,並要他當面吟詩,孟浩然於是以悠揚緩慢的聲調吟詠了自己的一首近作《歲暮歸南山》,玄宗聽后冷笑不語,未置可否。
時值盛夏,玄宗略一沉吟,嘲笑道:「孟才子在詩中自傷不遇,朕倒想當面試才。」說罷,笑吟詩謎兩句:
荷花露面才相識,
梧桐落葉又離別。
孟浩然沉思片刻,以詩作答:
一戶沒有牆,好漢內中藏。
人說像關公,吾雲是霸王。
玄宗點頭稱是,一笑而去。
你知道二人所詠何物嗎?(答案一個字)
【古代謎語故事】
16歲的窮書生解縉,考中全縣頭名秀才以後的第二年,他滿載父老鄉親的重託,自己挑著書箱,翻山涉溪,去省府南昌城參加選拔舉人鄉試。一日,解縉來到一處三岔路口,不知該往哪條路走才是去南昌的方向,心中十分焦急.正巧,有一位牧童騎著水牛,橫吹短笛,緩緩而來.解縉 連忙放下肩上的書箱擔子,迎上前施了個拱手禮,然後問:「請問這位小弟弟,上南昌城該走哪條路?」 那牧童見這位書生哥哥懂禮貌,心裡很高興,心想:「不知他學問如何,待我試一試!」於是,翻身下牛,不聲不響地走到一塊大石頭的後面,伸了伸頭。 解縉一看,心領神會,連聲說:「謝謝小弟指路之恩!」說罷又深施一禮,然後重又挑起書箱,朝牧童的方向走去。
你知道解縉走了哪條路嗎?
【現代謎語故事】
小玉和小蘭打算一同去看望因病住院的王師傅。
小玉問小蘭:「咱倆星期幾去?去時給王師傅帶些什麼東西?」
小蘭沒有回答,只在紙上寫了個「口」字。
小玉琢磨了一番就明白了。
試問,你知道她們準備星期幾去?帶些什麼東西去呢?
這天,老管家就要走了,他將結好的賬準備交給來接手的新管家。他們二人剛交接完,王員外走了進來,坐在新管家搬 過來的椅子上,他說:"你是新來的,那我出道題考考你,給老管家幫看看,你合格當管家管賬不?"隨手將老管家的毛筆往 算盤上一放,"古人留下一座橋,一邊多來一邊少,少的要比多的多,多的反比少的少。"
新管家聽完,恭恭敬敬地答道:"老爺,是這樣的:五男二女分家,打得紛亂如麻,欲問何時了結,直到清明方罷。"
說完,老管家馬上向員外說道:"恭喜老爺!合格,合格。"
請猜猜,他們在說的什麼呢?
古時候,某部落有一個聰明的小夥子,很會猜謎語,沒有人能難得到他。年青人的聰明傳到了酋長那裡,酋長決定親自試試他,他派人把青年找來,對他說:"聽說你很會猜謎,我現在有一個小謎,你猜一猜怎樣?"青年說:"不敢當!請你說吧。"酋長便說:"行也坐,站也坐,卧也坐,請猜一物。"青年聽后,微微一笑說:"我也有一謎,請你猜出后,我再猜你的謎。我的謎是:行也卧,站也卧,坐也卧,也猜一物。"酋長聽后久久猜不出來。青年見酋長為難,就提醒他說:"我的謎底可以吃掉你的謎底。"酋長聽后仔細一想恍然大悟,他對這個年青人的猜謎本領十分佩服。你知道這兩個謎底是什麼嗎?
【古代謎語故事】
清朝末年,有個雲遊四方的道士。這道士知識淵博,能畫一手好畫,尤其酷愛猜謎。一天,他來到京城。心想,人們都說京都里人 才濟濟,我要親眼見識見識。於是,他精心畫了一幅畫。畫的是一隻黑毛獅子狗。那狗畫得栩栩如生,尤其那一身油黑髮亮的皮毛,更是讓人讚不絕口。道士來到鬧 市,把畫懸挂在路旁,頓時招來許多行人看客。有人出錢要買這幅畫。道士笑著說道:「我這畫不賣,出多少錢也不賣。這幅畫內藏有一字,要是有誰猜中,本人分 文不要,白白將畫送給他。」眾人一聽,天下竟有這等便宜事,不花一文錢,白得一幅好畫,於是爭相猜射起來。可是猜了半天,誰也沒有猜中。這時,只見一位老 者,分開眾人,走上前去,將畫摘下卷好,也不言語,夾起就走。眾人看了愕然,道士也上前問道:「老翁您還沒猜呢?怎麼就拿走我的畫?」老人仍不吭聲,還是 往外走。眾人也七嘴八舌地嚷開了:「嘿,先別拿畫,你說出謎底是什麼?」老人如同聾了一般,還是不吭聲,只顧往前走。道人看到這裡,不禁哈哈大笑道:「猜 中了!猜中了!」
你說說這位老翁為什麼猜中了?謎底是什麼?(答案是一個字迷)
【蘇東坡】
一天蘇東坡拿妹妹的長相開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額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小妹嘻嘻一笑,當即反唇相譏:
一叢哀草出唇間,鬚髮連鬢耳杳然;
口角幾回無覓處,忽聞毛里有聲傳。
這詩譏笑的是蘇軾那不加修理、亂蓬蓬的絡腮鬍須。女孩子最怕別人說出她長相的弱點,蘇小妹額頭凸出一些,眼窩凹下一些,就被蘇軾抓出來調侃一頓,蘇小妹說蘇軾的鬍鬚似乎又還沒有抓到痛處,覺得自己沒有佔到便宜,當即喜孜孜地再佔一詩:
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雲漢間;
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未到耳腮邊。
蘇軾一聽樂得拍著妹妹的頭大笑不已。
這是蘇小妹嘲笑蘇東坡的什麼呢?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丈夫和妻子商量正月初一去給岳父大人拜年。可是,這位姑爺家境貧寒,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如此寒酸,有何臉 面去拜見丈人?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打算到隔壁劉三家去借件衣服穿。剛巧劉三出門不在家,家中只有劉三嫂。於是窮姑爺對劉三嫂說:「大嫂,我明天要和妻 子去給岳父大人拜年,可我窮得連肚子都填不飽,更談不上有件像樣的衣服了。您行行好,把劉三大哥的長衫借我穿一天吧。」說著,他用手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那 件長衫。劉三嫂笑眯眯地說:「長衫倒是有一件,可是正月沒有初一啊,你拜的哪門子年?」窮姑爺一聽,心裡涼了半截,正月明明有初一,她怎麼說沒有初一呢? 分明是不願借給我。於是,窮姑爺悻悻地走出劉三的家門,口中還不停地嘟囔著:「哼,正月沒有初一,正月沒有初一。」忽然他眼睛一亮,恍然大悟,急忙返身走 回劉三家,一面向劉三嫂道謝,一面拿起桌子上的長衫,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朋友們,窮姑爺是怎麼弄清楚劉三嫂是同意借給他長衫的呢?
古時候,有一對勤勞的夫妻,丈夫身體健壯,妻子心靈手巧。但是,儘管他們拚命勞動,生活卻過得仍然十分貧困。於是,丈夫決定到外地去謀生。臨別時,妻子叮嚀他一找到工作就馬上寫信過來,免得自己挂念。
不久,妻子收到了丈夫的來信。信中說他找到的工作「日行千里,足不出戶」。聰明的妻子看后眼淚奪眶而出,因為她知道丈夫是在外面干苦活。
過了幾個月,新年將至,妻子盼望丈夫能回家團聚。這時候,丈夫又來了信,告訴她:「若有便船,步行回家。」妻子見了信不禁凄楚地哭了起來,因為她知道丈夫已經換了另一種更艱辛的工作。
聰明的你,知道她丈夫兩次做的是什麼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