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 和尚】
蘇東坡與一寺院的老和尚是多年好友,
一日,蘇東坡派遣僕人去找老和尚...
那個僕人記性極差,
老和尚問僕人有何事,
僕人搔搔頭說似乎是來拿東西的;
老和尚再問僕人要拿什麼東西,
僕人又搔了搔頭,搖頭說主人沒交代;
老和尚看僕人頭戴草帽,腳穿木屐,獃獃的站在寺門口,
笑了笑說:『我知道了。』
然後拿出一包東西交給僕人帶回,
請問,你知道蘇東坡到底派僕人去跟老和尚拿什麼東西嗎?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丈夫和妻子商量正月初一去給岳父大人拜年。可是,這位姑爺家境貧寒,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如此寒酸,有何臉 面去拜見丈人?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打算到隔壁劉三家去借件衣服穿。剛巧劉三出門不在家,家中只有劉三嫂。於是窮姑爺對劉三嫂說:「大嫂,我明天要和妻 子去給岳父大人拜年,可我窮得連肚子都填不飽,更談不上有件像樣的衣服了。您行行好,把劉三大哥的長衫借我穿一天吧。」說著,他用手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那 件長衫。劉三嫂笑眯眯地說:「長衫倒是有一件,可是正月沒有初一啊,你拜的哪門子年?」窮姑爺一聽,心裡涼了半截,正月明明有初一,她怎麼說沒有初一呢? 分明是不願借給我。於是,窮姑爺悻悻地走出劉三的家門,口中還不停地嘟囔著:「哼,正月沒有初一,正月沒有初一。」忽然他眼睛一亮,恍然大悟,急忙返身走 回劉三家,一面向劉三嫂道謝,一面拿起桌子上的長衫,高高興興地回家去了。朋友們,窮姑爺是怎麼弄清楚劉三嫂是同意借給他長衫的呢?
【古代 名人】
在很久很久以前,「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之子阮孚跟他父親一樣性情高傲,放誕不羈,不屑入仕與權貴同流合污。整日縱酒遊玩,經常是爛醉而歸,也從不治理家產,因此生活過得十分窘迫。
這天,老管家就要走了,他將結好的賬準備交給來接手的新管家。他們二人剛交接完,王員外走了進來,坐在新管家搬 過來的椅子上,他說:"你是新來的,那我出道題考考你,給老管家幫看看,你合格當管家管賬不?"隨手將老管家的毛筆往 算盤上一放,"古人留下一座橋,一邊多來一邊少,少的要比多的多,多的反比少的少。"
新管家聽完,恭恭敬敬地答道:"老爺,是這樣的:五男二女分家,打得紛亂如麻,欲問何時了結,直到清明方罷。"
說完,老管家馬上向員外說道:"恭喜老爺!合格,合格。"
請猜猜,他們在說的什麼呢?
【古代謎語故事】
清朝末年,有個雲遊四方的道士。這道士知識淵博,能畫一手好畫,尤其酷愛猜謎。一天,他來到京城。心想,人們都說京都里人 才濟濟,我要親眼見識見識。於是,他精心畫了一幅畫。畫的是一隻黑毛獅子狗。那狗畫得栩栩如生,尤其那一身油黑髮亮的皮毛,更是讓人讚不絕口。道士來到鬧 市,把畫懸挂在路旁,頓時招來許多行人看客。有人出錢要買這幅畫。道士笑著說道:「我這畫不賣,出多少錢也不賣。這幅畫內藏有一字,要是有誰猜中,本人分 文不要,白白將畫送給他。」眾人一聽,天下竟有這等便宜事,不花一文錢,白得一幅好畫,於是爭相猜射起來。可是猜了半天,誰也沒有猜中。這時,只見一位老 者,分開眾人,走上前去,將畫摘下卷好,也不言語,夾起就走。眾人看了愕然,道士也上前問道:「老翁您還沒猜呢?怎麼就拿走我的畫?」老人仍不吭聲,還是 往外走。眾人也七嘴八舌地嚷開了:「嘿,先別拿畫,你說出謎底是什麼?」老人如同聾了一般,還是不吭聲,只顧往前走。道人看到這裡,不禁哈哈大笑道:「猜 中了!猜中了!」
你說說這位老翁為什麼猜中了?謎底是什麼?(答案是一個字迷)
【現代謎語故事】
潘玉龍崔玉玲把冀珍、齊麗、李華、關德雲、朱秀雯、歐陽芳帶到遊艇上。
崔玉玲說:「今天把大家帶到這裡來,是因為過幾天我和玉龍結婚了,我想咱們七姐妹自從高中畢業以後就沒有再聚過了,正好趁這個機會聚一下。」冀珍撇撇嘴說:「是為了顯擺你嫁了個富二代吧。」崔玉玲忍住怒火說:「珍珍還沒有結婚呢,我把蘇曉東也帶來了,你倆正好趁機促進一下感情。哦,對了,我倆結婚,想請你倆當伴郎伴娘,你千萬別拒絕哦。」冀珍冷笑一聲說:「老頭可是立遺囑把財產都給我的,你倆還是別結婚了。」
潘坤和蘇曉東走了過來,潘坤說:「好了,大家安靜。今天歡迎大家來參加玉龍和玉玲的聚會。我特意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禮物,不過大家要猜猜是什麼,誰猜對了就給誰?」崔玉玲說:「珍珍那麼聰明,肯定都是她猜對了。」潘坤說:「猜不對也沒關係,也有禮品贈送。」崔玉玲說:「爸爸,我可以猜嗎?」潘坤說:「你也可以猜。」歐陽芳說:「那不都是崔姐猜對了嗎?」潘坤說:「大家放心,我會保持中立的,不會向誰透露什麼消息。這第一個禮物呢,也與中立有關。謎面是:永遠中立的擒縱器。」朱秀雯立刻站了起來說:「我知道!謎底是……」(故事與謎語無關,只是連接我的關於冀珍的故事。)
【古代謎語故事】
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
有一天,他路過一座學堂,聽到裡面傳來嘻嘻哈哈的聲音,走過去一看,原來是一群調皮的學生不聽老師講課,正在打鬧呢。鄭板橋生氣地說: 「你們太不像話了,趕快好好讀書!」
有個學生看他穿著布衣草鞋,還以為是個老農民,就傲慢地問: 「窮光蛋還來教訓我們,我問你,你會寫詩嗎?」鄭板橋說: 「我不光會寫詩,還會出謎呢!」
他看到學堂旁邊是廚房,裡面有一樣東西,就當場吟了一首詠物詩:
嘴尖肚大個不高,放在火上受煎熬。
量小不能容萬物,二三寸水起波濤。
學生們猜了半天,誰都猜不出來,只好老老實實地讀書了。
鄭板橋詠的什麼東西呢?
【古代謎語故事】
一天,唐朝大詩人李白騎著一匹小毛驢趕路。當時正是夏天,烈日炎炎,熱得李白口渴難忍,嗓子都快冒煙了。李白心想要是有個 酒店就好了,我可以痛快地暢飲一番。忽然,他發現前面不遠處有戶人家,門前挑出一面小旗。李白心中一陣高興,「啪啪」兩鞭,驅趕著小毛驢直奔那家小店。到了跟前一看,才看清小旗上寫的不是「酒」字,而是「佳醋」!李白一下涼了,原來是醋店。他轉念一想,倒也罷了,喝上幾口茶水,也比乾渴著強。於是走。進店 里,只見屋裡桌旁坐著一個縣令正在歇息。
李白對店主說:「一人一口又一丁,竹林有寺沒有僧,女人懷中抱一子,二十一日酉時生?」 店主是個很聰明的人,他聽出李白是用詩謎在問他,心中十分佩服,就答道:「您問這是『何等好醋』?跟您說吧,這是有名的山西老陳醋,味道極佳,先生盡可品嘗。」 李白說:「醋我可以買一壇,不過我口渴極了,煩店主給沏壺茶。」說罷掏出銀兩遞給店主。店主高高興興地給李白沏好了茶,又挑了一壇醋。
李白端起茶壺一飲而盡,然後對店主說道:「鵝山一鳥鳥不在,西下一女人人愛,大口一張吞小口,法去三點水不來。」 店主點頭應道:「您是說『我要回去』。多謝光顧小店,先生走好。」
李白手提醋罈,剛要邁出門坎兒,只見那個縣令站起來喝道:「你是何等淺薄之人,竟敢在本官面前咬文嚼字,好不自量!」李白瞥了他一眼,一板一眼地說道:「豆在山根下,月亮半空掛,打柴不見木,王里是一家!」 說罷,走出門,騎上毛驢,一甩鞭子,揚長而去。李白說的是「_____!」可是蠢縣令卻不知道其中含義,聽后,反而暗自發笑。心想,可不是么,我好比那一輪明月,他就是那山下的豆;我姓王,我老婆姓李,本來就是一家嘛!
你知道李白最後一句話是什麼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