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
在泰山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有一摩崖石刻“虫二”。这“虫二”题有上、下款,上款为题字时间“已亥夏六月”,“已亥”指的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下款为题字者,“历下刘廷桂立”。刘廷桂,外号“刘十二”,因12岁考中秀才而得此号。民间传说,当年刘廷桂邀杭州友人登泰山至此,看到眼前景色蔚然深秀,一切景物都在云盘雾绕之中,灵机一动,当即挥毫写下了“虫二”二字。 关于此石刻,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年斗母宫的尼姑不守佛规,闹出不少绯闻。一次,刘廷桂登泰山,过斗母宫时向尼姑讨水喝,尼姑不给。刘一怒之下写下了“虫二”二字,还有的说刘还送了尼姑一块匾,上面写着“因受”二字。将“恩”“爱”两字去掉心就是“因受”,表示“恩爱无心”之义,是在骂尼姑的水性杨花,无德无良。 进入现代,随着泰山的名声越来越大,来此朝圣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曾猜测过它的意思,都未能如愿,直至郭沫若考证出石刻的真正意义,这两个古怪的字意思是什么?
【名人】
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共代表与国民党谈判,在重庆中苏友协举办的晚会射虎活动中,有个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打我国历史上一位名人。国民党的一个御用文人抢先说:“屈原”,意思是屈服于原子弹。不料他话音刚落,一位新华社记者又给出了另一个答案,致使全场叹服。
请你猜一猜,这另一个答案是什么呢?
轻喟(kui四声)叹,雨势已去余杨柳,郎才尽竭荒。
水弄烟波凉,终不见,山再起江上,是日苦多断衷肠。
怎道是再寻迹天涯,奈何那黄沙得金雀凋花,悖如人意罢。
传书往,山万壑般水殊常,往今来匆忙。
燕归寻巢惘,强欢颜,轻云淡心塘,曦光溢彩启寒窗。
展颜巧笑定胜天霞,却望断江上千帆过客杂,是人非笑答。
这是我们班才子在公开课时讲的一首诗,诗中另有玄机,当时我同桌居然看出来了这其中藏着一句诗,话说当那个才子揭秘的时候,底下掌声一片,连来听课的老师都佩服不已,聪明的你,看出其中的玄机了么?
奸臣严嵩连夜写秦疏,编造罗洪先的罪名,准备早朝是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治他的罪。罗洪先是严嵩的亲家,这时还蒙在鼓里。
但是,严嵩的秘密被她的女儿发现了,爹爹这次要整倒的正是他的公公,这怎能不让她着急呢?可是严府家法森严,即使做女儿的也不能随便行动,更不要说去通风报信了。
情急生智,她让丫鬟给公公送一杯茶,再三嘱咐说:“务必请我公公体会这茶的意思。”罗洪先这时还没有睡,他见儿媳妇派丫鬟送茶,心里已是疑惑,半夜三更的还送茶水干什么呢?打开茶碗一看,只见水面上浮着两颗红枣和一撮茴香,更是犯疑。这个罗洪先亦是个官场人物,不过为人正直。他喝过各种各样的茶,唯独没有见过枣子、茴香茶,而且儿媳带来带来的言语要好好体会茶中之味,这倒引起了他的警惕。联想到今晚严嵩举行的宴会上,一些奉承拍马的人都在一个劲的颂扬严嵩用巨鱼骨头当栋梁新造的客厅,自己听不进去,力排众议,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客厅造的过于豪华和浪费,严嵩当场就沉下脸来。也许,这个心地狭窄、报复成性的家伙,正在打自己注意吧。他想到这里,再看看茶杯中那两颗血红的枣子和一撮茴香,顿时悟出他的含义来:莫不是儿媳已经得到信息暗示我罗洪先?于是他不觉惊出一身冷汗来,再也不敢上床入睡。第二天拂晓,他就骑着快马急奔故乡。严嵩看见亲家已走,在皇帝面前的事只好作罢。从此以后这两位亲家再也没有往来。
你知道这茶水有什么暗示吗?
【古代 名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写的《凉州词》。
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来到纪晓岚家里,看到纪晓岚正在练习书法,便顺手把手中的纸扇交给纪晓岚,让他在上面题一首诗。纪晓岚接过纸扇,只见上面有远山、近城、杨柳春风。他略加思索,便龙飞凤舞写下了王之涣的《凉州词》。纪晓岚题完诗,乾隆拿起纸扇,大加赞赏:“龙飞凤舞,一气呵成,妙!真妙!”乾隆再仔细一看,发现词中缺少了一个“间”字,大怒:“你故意漏字欺骗朕,该当何罪!”说着,把纸扇扔给了纪晓岚。纪晓岚拿起纸扇一看,果真漏下了一个“间”字,他立即镇定地说:“万岁息怒!我写的不是王之涣的《凉州词》,而是根据他的词,重新写的一首词。”说罢,朗声读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词是长短句,既然叫凉州词,应该这样改才是。”乾隆佩服,满意而去。
纪晓岚只改动了一下原诗中的标点符号,不仅让王之涣的名诗变成了名词,还让自己化险为夷,可见标点符号的魅力无穷啊。
下面,以此故事为谜面,打一两字常用词
【名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德国法西斯占领下,巴黎的“巴黎晚报”上刊载了一首无名氏用德文写的诗,表面看来是献给元首希特勒的:
让我们敬爱的元首希特勒
永恒英吉利是不配生存
让我们诅咒那海外民族
世上的纳粹惟一将永生
我们要支持德国的元首
海上的儿郎将断送远征
唯我们应得公正的责罚
胜利的荣光惟军队有份
难道这位法国无名作者真的这么厚颜无耻?不,巴黎人懂得这诗怎么读,他们边读边发出会心的笑声。不久,纳粹下令搜捕这位勇敢机智的无名诗人。你知道这首诗该怎么读吗?
从前有一个皮匠,很勤俭,积了一点钱,居然造起一所房子来。在这新屋将要落成的时候,他请一位读书人替这所新屋题一个堂名,这位先生想了一想,替他题了“甲乙堂”3个字。皮匠没有读过书,不晓得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他兴冲冲地去做了一块匾,把它高高地悬在厅堂的正中。新屋落成,照例有一番热闹,这一天,亲戚朋友,济济一堂,大家看了这块匾,都莫名其妙,打听起来,知道是那位读书人题的,宾客中有和他相识的,便去请教他题“甲乙堂”的意思。你知道这“甲乙堂”三个字是什么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