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名人】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寫的《涼州詞》。
傳說有一次,乾隆皇帝來到紀曉嵐家裡,看到紀曉嵐正在練習書法,便順手把手中的紙扇交給紀曉嵐,讓他在上面題一首詩。紀曉嵐接過紙扇,只見上面有遠山、近城、楊柳春風。他略加思索,便龍飛鳳舞寫下了王之渙的《涼州詞》。紀曉嵐題完詩,乾隆拿起紙扇,大加讚賞:「龍飛鳳舞,一氣呵成,妙!真妙!」乾隆再仔細一看,發現詞中缺少了一個「間」字,大怒:「你故意漏字欺騙朕,該當何罪!」說著,把紙扇扔給了紀曉嵐。紀曉嵐拿起紙扇一看,果真漏下了一個「間」字,他立即鎮定地說:「萬歲息怒!我寫的不是王之渙的《涼州詞》,而是根據他的詞,重新寫的一首詞。」說罷,朗聲讀道:「『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詞是長短句,既然叫涼州詞,應該這樣改才是。」乾隆佩服,滿意而去。
紀曉嵐只改動了一下原詩中的標點符號,不僅讓王之渙的名詩變成了名詞,還讓自己化險為夷,可見標點符號的魅力無窮啊。
下面,以此故事為謎面,打一兩字常用詞
【名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德國法西斯佔領下,巴黎的「巴黎晚報」上刊載了一首無名氏用德文寫的詩,表面看來是獻給元首希特勒的:
讓我們敬愛的元首希特勒
永恆英吉利是不配生存
讓我們詛咒那海外民族
世上的納粹惟一將永生
我們要支持德國的元首
海上的兒郎將斷送遠征
唯我們應得公正的責罰
勝利的榮光惟軍隊有份
難道這位法國無名作者真的這麼厚顏無恥?不,巴黎人懂得這詩怎麼讀,他們邊讀邊發出會心的笑聲。不久,納粹下令搜捕這位勇敢機智的無名詩人。你知道這首詩該怎麼讀嗎?
從前有一個皮匠,很勤儉,積了一點錢,居然造起一所房子來。在這新屋將要落成的時候,他請一位讀書人替這所新屋題一個堂名,這位先生想了一想,替他題了「甲乙堂」3個字。皮匠沒有讀過書,不曉得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他興沖沖地去做了一塊匾,把它高高地懸在廳堂的正中。新屋落成,照例有一番熱鬧,這一天,親戚朋友,濟濟一堂,大家看了這塊匾,都莫名其妙,打聽起來,知道是那位讀書人題的,賓客中有和他相識的,便去請教他題「甲乙堂」的意思。你知道這「甲乙堂」三個字是什麼意思嗎?
【名著】
唐僧師徒一行四人在取經路上走著走著,這時候唐僧開口說話了:徒兒們,昨天接到電話,咋們的BOSS如來嫌我們 的經費太多了,再這麼下去必須裁員啊,眾人一聽此言,大驚。。。這時候,八戒站出來說了句:師傅,大師兄不能裁啊,裁了他那誰來打怪啊,沙師弟也不能裁啊,裁了他誰來背著行李啊,那我就更不能裁了,裁了我那誰來逗觀眾們開心啊,所以說只能裁白龍馬了啊!」唐僧聽罷,說了句:有道理,就這麼辦吧!~白龍馬一聽此言,立刻暴躁起來,把唐僧從背上甩了下來,跑了幾步,跌進了一個滿是泥的水坑中,白龍馬頓時渾身都是泥,這時,八戒大叫:師傅,白龍馬在指桑罵槐著損您呢。。。請推理:白龍馬到底在表達什麼意思?
徐文長的名氣很大,有一次,一家新開的點心店店主央求他給寫一塊招牌。徐文長寫了一個大大的「心」字,但這個「心」字中間缺少一個點。店主拿到招牌后,雖然很奇怪,但最終還是將招牌掛上。結果有很多人趕來看這個字,店裡的生意也變好了。店裡的生意好起來后,店主為了多賺錢而偷工減料,店裡的生意便又變差了。店主認為是招牌上缺了一個點的緣故,於是用黑漆在「心」字中間補了一點,但是店主驚訝地發現,店裡的生意並沒有變好,反而更差了。店主無奈之下,只好再來請徐文長再給出個主意。徐文長看到店主的確有悔改的意思,便給店主出了一個主意,把那個「心」字修改了一下。店主照辦后,生意很快又好了起來。你知道徐文長為什麼不寫上那個點嗎?後來,他又給店主出了一個什麼主意嗎?
從前,有個聰明的老頭,名叫張古老。他有三個兒子,都生得獃頭獃腦。娶進來三個媳婦,也都心眼不大靈活。一天,老頭兒把三個媳婦叫到眼前,說:「你們好久 沒有回娘家了,今天就讓你們回去看看。」 三個兒媳婦一聽,歡喜得不得了,忙問公公讓她們住多久。張古老說:「大媳婦住三、五天,二媳婦住七、八天、三媳婦住十五天。三個人要同去同回。」 三個媳婦想也沒想,便答應了。張古老又說:「回來時,你們要帶點東西孝敬我。」於是,張古老讓大媳婦帶「骨頭包肉」,二兒媳婦帶「紙包火」;三兒媳婦帶 「河裡的柳葉漚不爛。」 三個兒媳婦滿口答應,一起動身回娘家了。當她們走到三岔路口,要分手時,才記起公公的話。大媳婦說「公公讓咱們住的日子不一樣,同去容易,同回怎麼做得到呢!」 二媳婦說:「還有禮物呢,咱們見都沒見過,到哪兒去找啊?」 這可怎麼辦呢?三個人不知如何是好,急得坐在路邊哭起來。
正巧一個姑娘從這兒路過。她看到她們在哭,便問道:「三位大嫂,你們為何哭得這樣傷心?」 三個人忙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小姑娘。小姑娘笑著說:「這很容易,你們只要照我說的就行。」 聽了小姑娘的話,她們三人一想,果然不錯。便謝了姑娘,歡歡喜喜地分了手,各自回家。後來,這三個媳婦一起回到婆家,見著公公,把禮物交給了他,張古老真的大吃一驚,因為她們帶回的禮物,一點也沒有錯。
你知道這三個媳婦回娘家該住多少天?帶什麼禮物送給公公?
宋徽宗趙佶,本酷嗜繪畫,善工花鳥。有位時廣為搜集歷代名人書畫墨寶,並親自掌管宣和畫院,經常考察宮廷畫師的藝術技巧。
一日,趙佶踏春而歸,雅興正 濃,便以「踏花歸來馬蹄香」為題,在御花園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畫考。由於花之「香」氣難用形象表現於畫面,許多畫師雖有丹青妙手之譽卻面面相觀,無從下 筆。獨有一青年畫師奇思勃發,欣然命筆。
宋徽宗俯身細覽,撫掌大千贊:「妙!妙!妙!」接著評道,「此畫之妙,妙在立意妙而意境深。把無形的花'香 ',有形地躍然於紙上,令人感到香氣撲鼻!」
眾畫師一聽,莫不驚服,皆自愧不知。結果,這幅筆精墨妙,構思奇巧的丹青妙作被選進內宮清裱鑲掛。
你知道那年輕畫師畫的是什麼?
從前有位商賈,常年在外做生意。 一年除夕,商賈回家與家人團聚。他想考考三個兒子的學問和才智,便喚他們圍火而坐,叫老伴托出一盤瓜子,然後命每個兒子賦詩文一句,要求句中有人,有事, 有數,並按句中數字酬賞瓜子。 長子搶先吟道:「甘羅十二為丞相。」父親點點頭,要老伴數十二粒瓜子給兒子。 次子脫口而出:「太公八十遇文王!」商賈微微一笑,又叫老伴數八十粒瓜子給次子。 幼子天資聰慧,多讀古書,他眼珠轉了轉,轉身將全盤瓜子捧入懷中,然後高聲吟哦一句。 商賈一聽,高興地說:「一個比一個強。好,好!」 你知道幼子吟哦了一句什麼?
【古代 名人】
楊慎是明朝正德年間的狀元,他才思敏捷,除精通四書五經外,對俚曲謎語也很有研究,而妻子黃娥也是一位知書達禮,能詩善曲的女文學家。
楊慎在仕途上很不順意,正德皇帝死後,嘉靖皇帝即位,楊慎被貶謫至雲南永昌。當時,朝廷腐敗,奸臣當道,常以文字興獄。
楊慎一去多年,黃娥日夜思念遠在邊關的丈夫,想捎信問候,然而又怕遭來橫禍。只得託人捎給丈夫一方白絲絹,將萬語千言寄托在上。
楊慎接到妻子託人捎來的白絲絹,心中感慨萬分。可是,打開一看,一個字影兒也沒有,他翻來覆去地看了許久,終於猜出妻子的無限情意。妻子黃娥製作的這則空白謎面,楊慎用一首詩寫出了謎底。
楊慎在《素帕》一詩中寫道:
不寫情詞不寫詩,
一方素帕寄相思,
郎君著意翻復看,
橫也絲來豎也絲。
你能猜出是什麼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