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市的張女士在H區將私家車停在馬路邊,到飯店吃飯,飯店發現車上有一張「停車記錄告知單」。張女士不明白這張「告知單」是什麼,通過網路查詢,得知如下信息:B市從2011年4月1日起,交通協管員發現機動車未在道路停車泊位內停放的,按規定須填寫兩份單子:一份是《B市交通協管員道路停車記錄告知單》。簡稱《告知單》;一份是《B市交通協管員道路停車記錄報告單》簡稱《報告單》,交通協管員在違章車輛前車門的玻璃上粘貼《告知單》后,通過相機或攝像記錄停車事實,將《報告單》和圖像視頻資料報告交管部門,由交警審核確認屬於違章停放機動車行為的,交管部門將會對違法行為人處以2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並郵寄信函將違法行為告知機動車所有人,駕駛人收到《告知單》后,可以在24小時后登錄交管部門對外網站查詢是否屬於違法停放機動車行為。
從行政處罰的角度,下列判斷正確的選項是?
A、《告知單》和《報告單》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完整的行政處罰行為
B、在交警在場的情況下,交通協管員可以直接作出罰款200元的決定
關於居民身份證,下列說法不符合我國相關法律規定的一項是?
A.遺失補辦無需辦理掛失和登報聲明
B.港澳台同胞在大陸定居即可申領
C.遺失后應向常住戶口所在地派出所申報補領
D.遺失后如果被人冒用,遺失者無需承擔責任
劉某從某國際品牌中國官網購買了一雙549元的藍色復古鞋。他收到包裹后發現,該鞋做工特別粗糙,肯定是假貨。劉某沒有簽收,而是選擇「因質量問題退回」。此後,劉某多次撥打商家電話,對方始終處於無人接聽狀態。跟劉某一樣,目前全國每年有數千萬網民遭遇到網路詐騙。這告訴我們:
經過路口遇到紅燈未停,違章闖紅燈,該市交管局第二大隊執勤民警對楊某的違章行為予以糾正,並根據A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定》第53條規定:「對於非機動車違章行駛處5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開具公安交通管理當場處罰決定書,對楊某處以罰款50元。楊某認可簽字,併到附近的銀行繳納了50元罰款。事後,楊某認為該處罰是錯誤的,因為根據該省《道路交通管理規定》第59條規定,對於非機動車的此類違章行為最高處罰5元或者警告。楊某認為自己的違章行駛行為應該適用該省《道路交通管理規定》,而不是A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定》,因此楊某提起行政複議。複議機關作出持罰款50元的決定,對此,楊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案例中楊某為自己的違章行駛行為應該適用該省《道路交通管理規定》,而不是A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定》。下列關於法律適用的原則正確的選項是?
A、該省《道路交通管理規定》是上位法,因而優先於A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定》
B、A市《道路交通管理規定》是下位法,因而優先於該省《道路交通管理規定》
某物業公司與某安裝公司簽訂合同,約定安裝公司為物業公司安裝、調試某特種設備,合同約定任何一方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否則應向守約方支付15%的違約金。後來,物業公司在未經安裝公司的同意的情況下,自行尋找單位安裝,並以定做人任意解除權為由要求解除合同,願意按照合同金額10%賠償安裝公司損失。安裝公司不同意,要求物業公司支付合同金額15%作為違約金。物業公司關於定做人任意行使單方合同解除權的說法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