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不間斷文明史的古國,我國擁有十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②這些活的文化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③但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加速、文化標準化以及環境條件的變化,尚有不計其數的文化遺產正處於瀕危狀態,它們猶如一個個影子,隨時都可能消亡。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在英國的家庭中,絕對看不到對孩子沒有理由的嬌寵,犯錯誤的孩子會受到糾正甚至懲罰。家長們往往在尊重孩子獨立人格的前提下,對孩子進行嚴格的管束,為的是讓孩子明白,他們的行為不是沒有邊際的,不可以為所欲為。英國的法律明確規定允許家長體罰孩子。
對這段文字理解不準確的選項是?
孔子說:「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也。」
荀子說:「貴而不為誇,信而不處謙,任重而不敢專。財利至則善而不及也,必將盡辭讓之義然後受;福事至則和而理,禍事至則靜而理。富則施廣,貧則用節。可貴可賤也,可富可貧也,可殺而不可使之為奸也。」
對上面三段話理解正確的是?
A.上面三段話都強調了道德的重要性。
B.上面三段話都強調了「人的地位境遇有變化,人的道德操守不能變」。
C.孔子和荀子的觀點一致,強調的是人無論貧富貴在懂道理;孟子強調的是人要守信。
D.孔子強調的是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要好學,講道德;孟子和荀子都是強調的是如何做有骨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