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平等理论,是一种实现社会公平的设想,它认为任何一个领域的优势都不应当构成对整个社会的垄断,因此应将不同的社会领域尽可能区隔开来,允许各个领域有各自的优胜者,但要防止某个领域的优势越界扩张到其他领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中最符合复合平等理论的一项是?
16-12-23
“饭店打人致伤,带下去,拘留三天!” 很快有人来接我。来人看了我一眼,紧皱的眉头舒展了许多,单独带我去了拘留所。
“到了,十点熄灯。”这是一个两人间,里面已经住了一人。我看了看我的室友,他也正饶有兴趣地看着我。我们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惊讶。我们聊了起来,当我说到我父母双亡无牵无挂时他说他有个妻子。房间有点阴冷,冷风从我裤裆处的破洞吹进凉嗖嗖的。
=====
16-12-26
上午十点我准时走出了拘留所,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座驾。我下意识地摩挲了下戒指,笑着走上去。这时远处跑来一个拿着一捧不值钱的鲜花的女孩。只见她满面笑容地跑来。我警惕地望着她,她走近了看到我冷冷的脸色笑容一僵,她弱弱地看着我,过了一会后脸露失望尴尬之色。我和她错身而过只听她自言自语道,明明说了早上十点啊,看来在下一批。我暗暗皱眉。
=====
16-12-26 午后
我困惑地从警局走出,既然如他所说那怎么会没遇到呢。幸好要到了他的住址。
走在一个无人的小道,突然闪出一个人影,是他!只见他鼻子这绑着绷带显得很可笑,可惜我一点也笑不出。
“找情哥哥那?”他猥琐地笑着。“你要干什么!?”我色厉内敛。“这次可不会再有英雄救美了,哈哈。”他狞笑着扑来。我一面喊救命一面跑。然而这里很荒,再说即使有行人也未必敢管,不一会就被他扑倒在地。原来,他到饭店里闹并不是为了讹钱而是为了我!我不由双手护住了前胸。“别自我感觉太好。你是自讨苦吃。”他似乎看出了我的想法,很是不屑道。自讨苦吃?我很是困惑,可惜我再也没机会知道真相了。
问:
还原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即司马迁认为《诗经》是孔子以儒家理想作为编辑标准而形成的“精选本”。但是唐代孔颖达主持编撰的《五经正义》最早对司马迁的“孔子删诗说”表示怀疑,认为先秦典籍中,所引《诗经》以外“逸诗”数量相当有限,由此推测当时不可能存有3000余篇诗供孔子删选。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孔颖达的推测?
A.南宋郑樵、朱熹均不相信“孔子删诗说”。
B.司马迁是公认的“良史”,距离《诗经》编定约400年;表示怀疑的唐代孔颖达,距离《诗经》编定已经超过1000年。
C.从2012年到2015年4年间,支持“孔子删诗说”的专题论文有15篇,反对“孔子删诗说”的论文仅1篇。
D.《诗经》以外的“逸诗”会在先秦典籍中被适当引用。
“人不可能经由一个没有喜悦的旅程,而到达一个喜悦的终点。”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探险,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去享受奋斗的过程。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而是向山顶攀登时经历的感受、看到的风景。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国家提高个税起征点,本意是照顾弱势群体,而其他公共政策如果以未缴纳税为由损害弱势群体的正当利益,不仅会使税收区别对待政策失去本来的意义,还会形成更大的社会不公。因此,国家一方面应该提高起征点以保护低收入群体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更新观念,把税收作为公民的一种奉献而不是一种交换条件。只有这样,照顾绝大多数低收入群体的税收政策才会起到真正作用。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民法上的埋藏物:指包藏于他物之中,不容易从外部发现的物。埋藏物是有主物,只是所有人不明,而非无主物。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不属于埋藏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埋藏物的是?
医疗系统有必要去革除自身的陈弊,净化我们的医疗环境,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更有作为。但在滥用药物这件事情上,如果我们意识不到问题的主要根源所在,缺乏足够的执法跟进,以及必要的国民反省意识,而总习惯性地将这种责任强加于医者身上,制造出现实在逼迫人们滥用药物的悲情,不但对医生们不公平,也可能使问题难以得到正视和解决。
作者主要表述的观点是?
A、甲为了报复乙,欲通过投毒的方式剥夺乙的生命,则甲的犯罪目的是报复
B、甲担心乙对其实施打击报复,将乙非法拘禁数日,则甲的犯罪动机是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