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的艾瑪,是個文靜內向的小姑娘。但在艾瑪記憶中,小時候的她是個十分活潑愛玩的小姑娘,生活上也沒有遭遇很大的不幸。這讓艾瑪很奇怪為什麼現在她的性格會變得這麼文靜呢?
某天,艾瑪聽她母親說起她小時候的事。
她是個很得大人喜愛的孩子,在大人的印象里,她很乖,從不會大吵大鬧大哭,只會安安靜靜的呆著,或自己玩。
聽到這,艾瑪猛然想到了什麼,一直的不解,似乎也明白了是為什麼。
問題來了,艾瑪到底想到了什麼?她的轉變又是為什麼?
有一個小遊戲,m個人組成一隊參加,裁判在題板上寫一個100以內(包括100)的自然數N,當然是背著選手,不讓他們看見。隊伍派一個選手猜數,每次猜一個數,記為n,若n小於
B:100以上200以下
C:200以上
D:250左右
E:292左右
F:299
G:300
H:X以上。選此項給出X的值
I:294左右
Eric今天翻以前的語文課本,看見一篇古文《兩小兒辯日》。原文翻譯如下:孔子到東方遊學,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兒在爭辯,便問他們爭辯的原因。有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來時離人近,而到中午時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兒則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有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升起時大得像一個車蓋,到了中午時小得像一個盤盂,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涼而略帶寒意,到了中午時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熱,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孔子聽了不能判定他們誰對誰錯,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我們知道早上和中午太陽和地球的距離是相等的,但是你如果是孔子,該怎樣向這兩個小孩子解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