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苡肆大偵探在人煙稀少的公園裡散步,突然聽到有位女士大喊:「我的手鐲!我的手鐲被偷了!」她抱著看熱鬧的心態走過去,問了問情況。
原來,是一位名叫Susan的女士打算和朋友們一起來公園野炊。到了公園的草坪上,大家把東西都放下了,打算先四散去玩會兒,玩累了再坐在一起切剛買的西瓜,吃吃東西,聊聊天。
Susan覺得景色很優美,便走到了不遠處的地方打算拍些照。但當大家集合后,一起在溪邊的矮橋上拍完合照回來時,Susan卻發現放在包里的手鐲不見了。
經過問詢,保安亭的保安查看了入園處的監控,這兩個小時內,除了苡肆、Susan和其同行的幾位好友,就再沒有來過其他人。
看來,這次又是熟人作案了。苡肆心裡默默盤算著。
於是,在亮明了自己的偵探身份后,苡肆開始檢查起其四位同伴的隨身物品。
同伴A,事發時正在放風箏。隨身攜帶的物品有風箏、防晒霜、太陽傘和一杯水。
同伴B,事發時正在跳繩。隨身攜帶的物品有跳繩、運動型飲料、一雙鞋和髮帶。
同伴C,事發時正在跟狗狗玩飛盤。隨身攜帶的物品有牽引繩、飛盤、狗狗玩具和塑料袋。
同伴D,事發時正在寫生。隨身攜帶的物品有畫本、畫筆、顏料和顏料盤。
這期間,所有人都沒有再碰過除了自己帶的物品以外的東西,並且都在單獨活動。
苡肆仔細檢查了每個人的隨身物品,都沒有發現Susan的鐲子。
苡肆很納悶,難道鐲子真的不翼而飛啦?她不甘心,於是繼續問了問Susan,有沒有看到誰有些鬼鬼祟祟的。
Susan回答:「沒有,但倒是有聽到奇怪的聲音。在我們拍照時,我先是聽見了一聲很清脆的『dang』聲,又聽見了一聲很沉悶『咚』聲。那時候我還問其他人有沒有聽到,但是大家都說沒有。不知道是我聽力比較好,還是聽岔了。」
聽到這兒,苡肆思索了片刻,抓到了偷走手鐲的人,也找到了手鐲被藏起來的地方。
那麼,究竟是誰偷走了手鐲呢?
Mry的預告函
東方光芒依舊,在那辰龍升起之時,我將前往那脫離了聯盟的玫瑰國度,取走那位221B傳奇的帽子
請問Mry出盜的時間,地點,物品
這是一個改編自推理遊戲的題目:
一個女科學家做了個未成品的遊戲世界,帶著一群人進入了這個遊戲(戴頭盔的那種,參考柯南劇場版貝克街的亡靈的那個意思)
一群人進了這個虛擬世界,就是很老以前的那種特別模糊的,類似於馬里奧的遊戲。裡面是那種很簡單的場景,只有兩個房子。
然後遊戲裡面的參數設定分為物品和人類兩種。設定為:物品是無法被損壞的,人類可以隨意使用物品。
只是這些人進入這個遊戲之後雖然會成為遊戲角色,但是如果在遊戲里死亡,現實里也會死亡。然後這個世界里任何的能夠用來殺人的物品(甚至繩子等)都被挪走了。
當他們都離開這個世界(離開這個世界必須要用房間里的固定電話才可以,只有女科學家身上有一部手機可以用來退出遊戲)回到現實的時候,卻發現女科學家死亡了,死亡原因是在遊戲中被害死造成的。
根據口供找到了遊戲中的案發現場,發現現場沒有任何兇器的痕迹,只有一個紙箱,女科學家用的手機,一卷手紙以及一塊滑雪板被扔在一旁。
遊戲里也不存在毒殺,看女科學家的死狀,看上去是捂著脖子死的。
請問兇器是什麼?
【物品死亡訊息題】
一天,K公寓403的趙小姐被殺了。第二天,604的錢先生被殺了。第三天,507的孫小姐被殺了。這件事被媒體傳到了網上,搞得人心惶惶。正當警察百思不得其解兇手的殺人規律時,電話響起了:「喂!是警察嗎?我是K公寓209的李先生,我發現了兇手的殺人規律!請趕快趕來!」正當T警察帶著警察來到209的時候,李先生身中數刀,倒在了血泊中。當警察檢查屍體時,發現李先生緊緊抱著一本書,警察一看到這本書,就立馬明白了兇手的殺人規律。請問,李先生抱著的是什麼書?
【物品死亡訊息題】
最近,偵探東方月漣的英國好友艾梅來中國小住。她是個福爾摩斯迷,一天到晚抱著《福爾摩斯探案集》不撒手。
在一個平淡無奇的下午,東方月漣興緻勃勃地過來找艾梅聊天,卻發現一群警察聚集在艾梅的房子里,一問才知道,艾梅被殺了。
懷揣著驚愕與悲痛,東方月漣看到了艾梅的遺體。艾梅仰面倒在地毯上,胸前的衣服被血染紅。奇怪的是,艾梅手中的《福爾摩斯探案集》卻完好無損,而且還是合上的,緊緊貼在她的胸前。從桌上的水杯和她的創口來看,艾梅是在與人聊天時被匕首正面殺害的,合上的書卻貼在她的胸前,還完好無損,這正常嗎?東方月漣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是艾梅臨死之時留下的線索。
東方月漣從艾梅手中抽出那本《福爾摩斯探案集》一翻,發現書籤在書里夾得好好的。她再次確認了自己的想法。看看書籤夾的位置,是《黃面人》。
體力活照例是警察乾的,他們很快就鎖定了三個犯罪嫌疑人:李若,艾梅的好朋友,也是當地服裝廠的老闆;艾斯林,艾梅的大學同學,在馬戲團工作,角色是一個戴面具的小丑;艾麗斯,艾梅的鄰居,一家外貿公司的員工。
看著面前的這三個人,東方月漣對其中一人慘然一笑:「說吧,你到底多麼恨艾梅?」對方立刻臉色慘白。
那麼問題來了,兇手是誰?
【物品死亡訊息題】
最近,水落賓館入住了一位法國男士,溫文儒雅,頗受歡迎。
在他入住后的第三天晚上,一位服務員去給他送咖啡,敲門無人答應。待她弄來房卡打開門,才發現他躺在廚房裡,身中數刀,手邊扔著一個削了一半的土豆,手裡還捏著一個土豆,已經死去多時,她馬上報警。
沒過幾天,警察就鎖定了三個犯罪嫌疑人,分別是:男士的中國合作夥伴趙夜潮,她要和他談筆五金生意,但進展不順;男士的朋友錢月惜,一家外貿公司的總裁,最近和他鬧了些矛盾;男士的前女友阿比蓋爾,是一個蘋果種植園的主人,對他一直耿耿於懷。但令警方為難的是,男士的死亡時間是傍晚,而這三個人傍晚都不在水落賓館附近,分別有丈夫、閨蜜和買主(當地品行都很好)為她們做證明。這可怎麼辦呢?
著名偵探東方月漣知道這事兒后輕笑一聲:「只要他們的腦子裡有點關於法國的知識,他們就能輕鬆破案。」
聰明的你們,究竟是誰殺了這位法國男士?
【物品死亡訊息題】
某女大學生白安死在合租房裡,繫心臟被匕首刺傷,且有明顯的搏鬥痕迹。死者死在了廚房,左手雖然什麼也沒拿,但姿勢像是握著什麼球形的東西,右手握著一支體溫計和一瓶紅藥水。死者白安有記賬的習慣,警察在她的賬本上記錄了兩天前曾買過一瓶料酒,兩斤橘子,但案發現場沒找到這兩件東西。
經調查,白安是化學系學生,從初中到高中,她的化學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這5名傷者來自同一所大學,並且他們初中的時候就相互認識,高中也在同一所學校。白安和陳粒、陳瑞3名女生合租一套房,而對門的胡歌和孫楠合租一套房。案發前一天晚上,他們5人發生了一些摩擦,險些大打出手。
其他4名學生的信息如下:
陳瑞:20歲,女。外語系學生,精通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對化學又略有研究。
陳粒:17歲,女。數學系學生,小學三年級和五年級都跳過級。因年齡上的差異,她與其他4人有些格格不入。
胡歌:19歲,男。音樂系學生,對理科知識總是一竅不通。
孫楠:20歲,男。美術系學生,小學曾經代表學校參加過繪畫比賽,語數外三科是他的強項。
問:兇手是誰?
【物品死亡訊息題】
【一串珍珠項鏈】
洛基探長與波斯探長正在討論一起謀殺案。一個寡婦死在梳妝台前,頭部被擊,幾乎沒有線索。
洛:「你注意了嗎?死者手裡抓著一串珍珠項鏈。」
波:「人死在梳妝台前,她是正在打扮時被害的,當然拿著項鏈了。」
洛:「不,死者脖子上有項鏈,不會再戴啊。」
波:「兇手可能也是個女人,她在搏鬥中揪下了項鏈。」
洛:「也不對,項鏈很完整。」
波:「排除了上面幾種情況,我覺得死者似乎在暗示著什麼,一定與兇手有關。可剛才鄰居說這個女人行佛講道,接觸的除了和尚,就是算命的,誰戴項鏈啊?」
洛:「誰戴……我好像明白了。」
波:「的確,這麼一說那個人還真有嫌疑。」
兇手到底是誰?
【物品死亡訊息題】
物理系教授張偉昨日被殺,但現場屍體有掙扎爬行的痕迹,在一個電能表前血跡終止,並在電能表糊了一把血,鑒定指紋和血跡均為教授身上,現有殺人動機有四人
林波,化學系教授,嫉妒張偉的聲譽並多次發生口角,
李佳音,研究所負責人,曾多次批評張偉隨性散漫,卻被張偉暗中恐嚇,
康文輝,張偉學生,據傳言被教授竊取過研究成果,
池小娜,張偉情人,多次要求張偉離婚,卻一直沒有回應,近段時間張偉談起過希望斷絕關係
獒探長看了看四個人檔案,去了案發現場,立刻指出那個兇手。
兇手是?
某天,著名車模張小姐被發現死於自己的辦公室中,死者的死因是被尖銳物品刺中脖子,流血過多而死,現場並無任何尖銳物品,顯然是兇手帶進來的,但可疑的是每一個進死者辦公室的人都得經過門口的安檢以及搜身才可放行不會有人攜帶尖銳物品,經警方詢問得知,在死者死前進過死者辦公室的有:某報社的記者李女士、死者的弟弟張先生、死者的經紀人趙先生等。
安檢人員回憶報社記者李女士的攜帶物品有:錄音筆、手機、簽名冊等。
死者弟弟張先生的攜帶物品有:打火機,煙盒,手機,衛生紙等。
死者經紀人趙先生的攜帶物品有:鐵質罐裝咖啡、手機、一些紙幣等。
事發不久,消息傳到了警方總署后,聰明能幹的江警長便給出了案件的真相。
請問這起案件的兇手是誰?
【物品死亡訊息題】
2017年的某一天,警察接到報案,說有人在自己家中被殺。死者死前正在玩荒野行動,發現一個疑點:一間屋子裡到處都是物資和槍械,而人物手中卻拿著m4a1。地上的武器顯然是死者人物丟掉的,其中有比m4a1更好用的武器,而據調查,死者最討厭的就是m4a1,但為什麼人物手中拿著m4a1,我們無從說起。
人物手中拿著m4a1(玩遊戲習慣稱m4)。警察鎖定了幾個嫌疑人:
大衛,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軍人,最近與死者有矛盾。
安娜,死者女友,因死者向她提分手而怨恨死者。
喬丹,死者生前準備向他投資,但進行一半后死者不想投資了,使喬丹大動肝火。
兇手是誰?
(死者是絕對不會突發奇想使用m4a1的,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傳遞暗號等)絕不會使用m4a1)
A、2月29日,12時15分,倫敦,帶走開普勒發明的開普勒式望遠鏡
B、2月29日,12時45分,倫敦,帶走牛頓發明的反射式望遠鏡
C、2月29日,12時15分,倫敦,帶走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D、2月29日,12時整,倫敦,帶走伽利略留下的《星際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