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茶葉生產的基本規律是「南紅北綠」,即:較低緯度地區(如印度、肯亞)只能生產優質紅茶,相對較高緯度地區(北緯25°~30°)最適宜生產優質綠茶。國際茶價歷年綠茶高於紅茶。茶葉主產國印度、印尼、斯里蘭卡的綠茶品質都不高,以上三國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紅改綠」,企圖佔領國際綠茶市場,均以失敗告終。我國名優綠茶主要分佈在山區,擁有豐富的農村勞動力資源和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發展綠茶產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下列說法與原文相符的一項是?
弗里鮑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以豐富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和益處。其中一段話頗令人回味:「小時候父母常常說,兒子,乖乖把飯吃完,因為中國和印度的小孩沒飯吃。現在,父母會對孩子說,女兒啊,乖乖把書念完,因為中國和印度的小孩正在搶你飯碗。」
這段話表明?
絲綢之路開通后,中國的養蠶繅絲、冶鐵、橋樑建造、造紙、雕版印刷、種茶、醫藥、煉丹等領先技術都相繼外傳,促進了當地的文明發展。例如中國的種茶術傳入印度、斯里蘭卡,使其日後成為種茶大國;井渠法是中國人的發明,甲骨文中就有井字,秦漢之際鑿井技術西傳,至今仍為中亞、西亞人民提供便利。域外的科技如埃及先進的玻璃製造術、印度的熬糖法、印度和阿拉伯的數學、天文歷算、醫藥也傳入中國。青花瓷是中外人民都青睞的中國瓷器,然而青花瓷在元代成熟卻吸收和融匯了外來文化,無論在用料、紋飾、造型上都主要受到伊斯蘭文化的影響,成為海內外收藏的珍品。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英國人在印度發展種茶業,從一開始就明確了以需求為導向—_______。19世紀上半葉,迷上喝茶的英國人為了擺脫中國對茶葉生產的控制,將茶樹種子連同加工技藝一起,偷偷從中國帶到了印度。從印度的阿薩姆和大吉嶺地區開始,英國徹底改變了紅茶的命運。到了1860年,投資者就明確意識到,在印度種茶是個能夠賺錢的行當。倫敦和加爾各答等地的先行者開始購買茶園股份,在英屬印度政府優惠政策的鼓勵下,公司和有能力的歐洲人紛紛租地種茶。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印度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人口年輕化的優勢還將繼續保持十多年,結構優勢非常明顯。2014年5月莫迪政府成立以來,力圖推進「印度製造」,試圖以發展勞動密集的產業來解決就業問題。但經過幾年的努力,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成效。
以下哪項不能解釋印度政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