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王建曾经有诗描写新嫁娘。诗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在诗中,新嫁娘因事先不知道婆婆(“姑”)的饮食喜好,就先请小姑尝一尝自己亲手做的羹汤。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则哪项最能够最合理地解释新嫁娘的这一行为?
我曾经有一个坏习惯:不是在晚饭后坐在沙发上看手机,就是睡觉前躺在床上看手机——打开微信,将当天的朋友圈从头看到尾,一直刷到没有新动态为止;打开微博,看看谁因为什么又上了热搜榜;打开头条,看看它推送给我的星座分析……结果可想而知,时间轻松被刷没,除了一堆无用的信息,我什么也没得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只有在阳光因雨滴的存在而发生偏移且偏移前被水面反射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倒影彩虹。昨天一场瓢泼大雨后,没有人在滴水湖看见倒影彩虹。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则下列哪项必定为真?
Ⅰ.只有在阳光因雨滴而发生了偏移,才会出现这种偏移被水面反射的情况。
Ⅱ.昨天滴水湖上空既没有出现阳光因雨滴而偏移的情况,也没有出现这种偏移被水面反射的情况。
Ⅲ.如果阳光因雨滴而发生了偏移,那么这种偏移肯定不会被水面反射。
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生产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公共事务,很容易遭遇“搭便车困境”——人人都想________,最终会导致公共事务乏人问津。节约资源的功效并没有那么________,需要人们久久为功:付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与回报,难免会影响公众参与。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大灭绝,每一次都造成了至少75%的物种消亡。那么,这几次物种大灭绝都是如何发生的呢?很多人会把原因归于某种天灾,这个想法有一定的道理,起码距今6500万年前发生的那次物种大灭绝就是源于一颗闯入大气层的陨石,科学家已经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找到了那次撞击的遗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种大灭绝都是因为天难。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阿丽莎·斯蒂格尔博士通过对海洋化石的研究发现,发生在距今3.6亿年的泥盆纪后期的那次物种大灭绝很可能另有原因。
根据这段文字,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介绍的是?
苍凉的胡琴和________厚重的江南文化结合后产生的沉重悲凉的气质________了江南下层市民心理追求。他们长期________在山温水软、柔意绵长的市民文化氛围里,同时又体会了战乱和家国兴亡的感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2008年定为“马铃薯年”,俗名“土豆”的马铃薯被联合国的专家们称为“隐藏的宝贝”。联合国用一种农作物命名一个年份,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就是2003年——国际水稻年。今年的主角为什么不是“玉米”“苹果”,偏偏是土豆这个深埋地下的不起眼儿的小东西呢?因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土豆。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选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