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面額1萬元、2萬元、3萬元、4萬元四張支票,現在你和另一位同學各從中抽出一張支票,雙方都不知道對方所抽出支票的面額。支票抽出后,雙方在相互同意的情況下交換手中的支票,以小面額支票換得對方手裡大面額支票的一方為贏家。假如你抽到的是一張面額2萬元的支票,願意與對方交換,對方在看了自己抽出的支票后,也答應與你交換。
請問,這次交換你贏的概率是多少?
【分析推理題】
某機關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接待群眾到機關辦事,一位辦事員被安排為上午接待,另一位辦事員安排為下午接待,該機關有5位辦事員R、S、T、U和V的安排總是依照以下條件:
(1)每星期每位辦事員至少有一次被安排做接待工作;
(2)同一星期中,一位辦事員不可能連續兩天被安排做接待工作;
(3)T從不被安排在上午做接待工作;
(4)V為星期一和星期三的下午做接待工作;
(5)U從不與S在同一天做接待工作。
有一個星期,T只在星期五被安排做接待工作,那麼下列哪一條必定是對的?
有一對情侶,他們高中相識,彼此相愛,大學去了美國,那個城市有一個殺人狂,專殺戀人,他們成為了殺人狂的犧牲品,他們被裝在機器上,一分鐘腰部的刀會撕裂腹部,生還的辦法是一個剪刀石頭布的遊戲機,勝方生存,他們決定共同出石頭一起死。男孩為了救女孩決定自我犧牲,出了剪刀。女孩懂男孩的心思,於是出了布。男孩知道女孩猜到了自己的心思會出布所以想乾脆出石頭,女孩猜到男孩猜到自己猜到了男孩會出石頭所以女孩想乾脆出剪刀。男孩猜到了女孩猜到了自己猜到了女孩猜到了自己會出石頭,所以乾脆出布。女孩猜到了男孩猜到了自己猜到了男孩猜到了自己猜到了男孩會出布,所以乾脆出了石頭。男孩猜到了女孩猜到了自己猜到了女孩猜到了自己猜到了女孩猜到了自己會出布,所以乾脆出了?
張教授乘坐高速列車去北京參加一個學術會議。他怕耽誤了開會時間,就問列車上的乘務員:「火車什麼時候到達北京站?」
「明天早晨」乘務員答道。
「早晨幾點呢?」
乘務員看張教授一副學者派頭,有意試試他:「我們準時到達北京市,車站的時鐘顯示的時間將很特別——時針和分針都將只在分針的刻度線上,兩針的距離是13分或者26分。現在你能算出我們幾點到的嗎?」
張教授想了一會兒,又問道:「我們是北京時間4點前還是4點後到呢?」
乘務員笑了一下:「我如果告訴你這個,你當然就知道了。」
張教授回之一笑:「你不說我也知道了。這下我就可以放心了。」
請推理,這列火車到底幾點幾分到達北京站?
地上下起雨來,隧道至少還可以當成個躲雨的地方,所以我們每個人都在那種單座小車上找了個位子,這種小車一個接著一個,喀拉喀拉的無休止的在洞內循環,時而穿過呯砰作響的門,時而經過一些奇形怪狀的東西,一會兒重見天日,一會兒又陷入黑暗。
小安是第一個上車的人。小麗買好了票時,已經過去了七節車,所以她坐上了小安後面的第八節車,後來又過去了八節車,小蓉坐上了小麗後面的第九節車。小雲坐上了小蓉後面的第六節車。小華坐上了小雲後面的第四節車。最後,我坐上了小華後面的第八節車。
第一個下車的人是外號叫紅頭髮的,他正好坐在我和小安中間的那節車上。
那麼紅頭髮是誰的外號呢?
張老太太去世了,她生前立下分配財產的遺囑被偷,她的四個兒子中一定有人幹了這件事,於是四人爭吵了起來。
大兒子說:「我覺得老四最近很反常,一定是他偷了咱媽的遺囑。」二兒子冷笑一聲,說:「我看這事其實是大哥做的。」三兒子說:「反正不是我,我沒偷遺囑。」四兒子憤怒地說:「大哥說是我偷了咱媽的遺囑,這真是血口噴人。」
他們四個人中,只有一人偷了老太太的遺囑,也只有一人說的是實情。請你判斷一下,究竟是誰偷了遺囑?
在池沼中出現了3個「綠色牙齒的傑尼」(只露出胸部以上)。她們是英國水裡的一種妖怪,她們有長長的綠色的頭髮、綠色的眼睛、綠色的牙齒,常常會把小孩子拖到水裡去。這裡出現的是邪惡的傑尼、正直的傑尼和脾性不定的傑尼3個。邪惡的傑尼常常說假話,正直的傑尼一貫的說真話,脾性不定的傑尼就有時說真話有時說假話。
如果你問左邊的傑尼:「其他2人中有脾性不定的那個嗎?」。
那麼,回答是「沒有」。
如果你問右邊的傑尼:「其他2人之中有個是邪惡的吧?」
回答還是「沒有」。
那麼,究竟誰是邪惡傑尼呢?
某大學中,甲、乙、丙三人同住一間宿舍,他們的女朋友A、B、C也都是這所大學的學生,據知情人介紹:「A的男朋友是乙的好朋友,並在這三個男生中最年輕的;丙的年齡比C的男朋友大」 依據這些信息,你能推出誰和誰是男女朋友嗎?
大學畢業的張、王、李、趙4人應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每人負責一項工作,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一人做銷售,一人做研發,另一人做安保。
已知:
①張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②王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研發;
③如果張沒有做研發,那麼趙也沒有做行政管理;
④李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⑤趙不做研發,也不做安保。
由此可以推出:
「今天作業好少啊。」在上初二的小雅說。
「把記作業的本子給我看下。」小雅已經工作的姐姐拿了小雅記作業的本子,打開看今天小雅的作業,「什麼,這麼多?」
「不多啊。」小雅說。
(排除各種極端情況,如:說謊,作業內容極其簡單,姐姐翻記錄作業本的時候上面無故多了幾個作業)
請問小雅今天的作業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