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蘇步青在1983年講過一個學文史的也要學點數學的故事:「我有一個學生研究古典文學,送我好幾本研究蘇東坡的文集,我翻看了一篇 《赤壁賦》,《赤壁賦》是蘇東坡哪一年寫的?書上印的是1080年。蘇東坡生於1037年,活了66歲。《赤壁賦》開頭幾句就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我一看蘇東坡寫《赤壁賦》的年代是1080年,就知道一定是錯的。」請說明蘇步青是通過怎樣的「神機妙算」得出這個結論的?並推算蘇東坡是公曆哪一年寫的《赤壁賦》?
一位富商在臨死前,交給他兒子一串159環的金鏈,一環扣一環不能拆;
富商死後,兒子便決定以這條金鏈租店做生意。
他在市中心找到了一個不錯的門面,租金是一星期一個金環。
於是,他決定租159個星期。
可是租約規定,在第一周結尾只收一個金環;
第二周尾再收一個;第三周尾再收一個…………
不可以多交,自然也不能少給。
很顯然,兒子必須砍斷金鏈,才能付租金。
那麼,他至少需要砍斷幾環呢? 其中最長的一條金鏈上有幾個環?
老王家住A市,但在B市上班。下班后,每天下午5點他都會準時出現在A市火車站,等著他夫人開車來接他。
話說R是一個網站的程序設計者,但是在編寫論壇代碼時,R打了個盹,結果在會員計數器上編寫出現嚴重漏洞:計數器上沒有3和7兩個數。就是說,1後面是2,2後面是4,4後面是5,6後面是8。計數器以1、2、4、5、6、8、9、10、11、12、14、15、16、18、19、20……29、40、41、……68、69、80、……299、400……這樣的順序算下去。第一位註冊會員,編號為1號,第二位為2號……每註冊一位會員,計數器往下跳一個。某天,B逛論壇,來到謎團,一時興起,註冊一下進去看看。結果B一看,喲,我的編號還真吉利:88888。問,B實際是第幾位註冊用戶?
台北 101 辦了一個機器人爬樓梯比賽,參賽者是 A 與 B 兩組隊伍。兩組各帶了自己設計的兩個機器人(同組的兩個機器人是同款的,速度相同),並且由各組自行決定要將機器人的起跑點放在幾樓,但同組的兩個機器人必須放在同樓層不可分開。兩組人馬都不知道對手將機器人放在幾樓,比賽開始了。奇怪的是,A 與 B 兩組都有機器人花了 10 分鐘爬到 71 樓,也都有機器人花了 20 分鐘爬到 92 樓,但最終結果並非平手,而是 B 組獲勝了,因為 B 組的機器人明顯可以爬得比對手還要快,請問,A、B 兩組一開始分別將機器人的起跑點設定在幾樓呢?
考慮由有限個小球相連組成的網格,每個球之間都用!細線相連。現將球染成黑色或白色,如果與每個白球相連的黑球數至少與和它相連的白球一樣多,或與每個黑球相連的白球數至少與和它相連的黑球數一樣多,我們就稱這個網路為「集成」的。例如下圖所示的就是同一個網路的兩個不同種類。按定義左邊的網路不是集成的,因為球a有兩個白球(c,d)與其相連,而只有一個黑球(b與其相連。而右邊的網路是集成的。
問:給定任一個網路,是否一定可以通過將小球染色而使之成為集成的?
背新娘
在北極圈附近居住的某一民族,至今還延續著這樣一種婚聚習俗,熱戀中的小夥子要在夜間潛入心上人的家中,把睡在睡袋中的心上人背回自己的家中,這樣被背回的姑娘就成了小夥子的合法妻子了。
這天夜裡,一個小夥子以每小時5英里的速度從家中出發,抵達心上人家后便將睡在睡袋中的心上人背在肩上往回走。由於回來時肩上背了姑娘,小夥子的速度減為每小時3英里。一去一回,小夥子共花了4小時。
問:這天夜裡,小夥子共走了多少英里?